第5章 汪氏集团总部大厦电梯口的民生大事(3 / 4)

加入书签

太多时间。”

周方怀是老熟人了,之前汪氏今天捐建过三所希望小学,彼此还算熟悉。

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汪董亲自登门,我哪敢不见?下午两点,我在办公室等你。”

下午一点五十分,我带着李蓉蓉准时出现在教育局门口。

周方怀的办公室布置得很简单,墙上挂着本市的教育规划图,几个重点学校的位置用红圈标注着。

“汪董今天怎么有空过来?难道是想再捐几所学校?”

周明远笑着递过来一杯茶,语气轻松。

我却没心思寒暄,直接将那份统计报告推到他面前:“周局长,先看看这个。

汪氏现有三百多名核心员工,因为子女入学问题面临两难选择,要么背负高额学费,要么只能离职回老家。”

周明远的笑容渐渐收敛,认真翻看着报告,眉头越皱越紧。

“没想到问题这么突出。”

他放下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其实我们也知道现行政策有弊端,但户籍和纳税是硬性指标,牵一而动全身,轻易动不了。”

“我不是要改政策,是想争取一个过渡方案。”

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汪氏每年为市里创造近十亿的税收,解决了五千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员工都是城市展的建设者。

能不能给汪氏的员工开辟一个绿色通道,只要在集团工作满三年,且近三年纳税连续,就可以视同满足十年纳税要求?或者由集团出具在职证明和收入证明,作为入学的补充材料?”

周明远沉默了片刻,手指摩挲着茶杯的边缘:“汪董,这不合规矩啊。

要是给汪氏开了先例,其他企业肯定会有意见,到时候我没法交代。”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汪氏未来三年的展规划,我们计划在城东新建新能源研基地,投资五十亿,预计能新增两千个就业岗位,其中八成是技术岗位,需要从全国各地引进人才。

如果入学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项目的推进恐怕会受影响。”

我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坚定:“而且,我可以承诺,汪氏会每年拿出两百万设立教育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公办学校的设备更新和教师培训。

另外,研基地建成后,我们会配套建设一所普惠性幼儿园,优先招收企业员工子女,多余学位对社会开放。”

周明远的眼神明显动了。

他拿起那份展规划,逐字逐句地看着,手指在“五十亿投资”

和“两千个岗位”

上停留了许久。

“汪董这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他叹了口气,却露出了笑容,“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人才是城市展的根本。

这样吧,我先向上级汇报,争取一个试点资格,就以汪氏集团为试点,试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专项通道’。”

“试点需要多久?”

我追问。

“最快一周,慢的话可能要半个月。”

周方怀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汪董事长,你放心,我会尽快推进,毕竟这些员工的孩子不能等。”

离开教育局时,李蓉蓉难掩兴奋:“董事长,没想到这么顺利!

要是试点能通过,那些员工肯定能安心工作了。”

“这只是第一步。”

我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市一中校门,“试点通过后,还要和学校对接,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学,后续还要跟进教学质量,不能让员工觉得我们只是走过场。”

回到集团,我立刻召开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宣布了与教育局谈判的进展。

当听到“专项通道”

和“试点”

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显然,他们身边也有不少同事面临同样的问题。

“人力资源部要立刻拟定专项方案,明确申请条件、流程和时间表,三天内公示给所有员工。”

我看着林薇,“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接,一对一解答员工疑问,收集申请材料。”

“法务部要审核方案的合规性,确保与现行政策不冲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