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汪氏集团总部大厦电梯口的民生大事(2 / 4)

加入书签

平摊到每个月近两万五,加上全家的生活费、水电费,一个月固定支出就得四万出头。”

我看着那些被圈出来的数字,有些地方还标注着“可省”

“必需”

的字样,最后一页甚至写着几家兼职平台的名字。

“你爱人……”

“她在市做收银员,一个月四千多块钱,基本都贴补家用了。”

马赫的声音有些沙哑,“前阵子孩子想报个奥数班,一节课就要两百八,我琢磨了好几天,还是没敢答应。

他特别懂事,看我为难,主动说不想学了,其实我知道,他同桌报了名,他羡慕得不行。”

马赫抬手揉了揉眼睛,大概是怕我看到他泛红的眼眶,又迅放下手,自嘲地笑了笑,“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明明在这么大的集团上班,连他上个好学校的愿望都满足不了。”

秘书端着茶进来时,正好撞见马赫这副模样,脚步顿了一下。

我朝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茶放下后先出去,顺便把人力资源总监叫过来。

“这不是你的问题。”

我将茶杯推到他面前,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是政策执行的刚性与人才流动的柔性之间出了断层。

汪氏每年引进上百位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想必遇到同样问题的不止你一个。”

马赫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又很快黯淡下去:“何止是我,我们部门的李工、张姐,还有研中心的几个同事,都因为孩子上学的事愁得睡不着觉。

有个同事为了凑纳税年限,去年差点铤而走险找中介补税,还好被我们拦住了。”

正说着,人力资源副总监李蓉蓉敲门进来。

她看到马赫时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董事长的早会会有普通员工在场。

“李总监,立刻统计集团所有非本市户籍员工的子女教育情况,重点标注因户籍、纳税问题无法就读公办学校的家庭数量、子女年龄、意向学校以及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半小时后给我。”

我的语气不容置疑,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另外,联系市教育局局长办公室,就说我下午想约他见面,谈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的事。”

李蓉蓉虽然疑惑,但还是立刻点头:“好的董事长,我马上去办。”

她走的时候特意给马赫递了个安抚的眼神,显然也清楚员工们的难处。

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马赫坐在沙上手足无措,几次想开口道谢,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马主管,你先回去工作,这事我来解决。”

我拿起桌上的文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优化方案,下午三点的会议你要主讲,先去准备吧。”

马赫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谢谢董事长!

真的谢谢您!”

走到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眼神里的感激几乎要溢出来。

半小时后,林薇拿着一份厚厚的统计报告进来,脸色比刚才凝重了许多。

“董事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她将报告放在我面前,手指点在第一页的汇总数据上,“集团现有非本市户籍员工1286人,其中有子女教育需求的432人,近3oo个家庭因为户籍或纳税问题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或回老家就读。

这些家庭的平均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42,有17个家庭因为负担太重,已经提交了离职申请,准备回老家展。”

我翻看着后面的明细,每个名字后面都附着简短的情况说明:“研中心,陈默,动力电池专家,入职三年,子女5岁,因无房产无法入读公办幼儿园,每月托费8ooo元”

“生产部,刘芳,高级技工,入职六年,失业半年导致纳税断缴,子女读私立初中,年支出28万”

……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

“立刻整理一份重点人才名单,尤其是核心技术岗位和管理层,他们是汪氏的基石,不能因为这种事流失。”

我合上报告,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市教育局局长周方怀,“周局长,我是汪氏的汪绿萍,有件关于人才引进的急事想跟你面谈,下午两点我去教育局找你,不会占用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