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破局之举:审核争议的化解与会议部署(3 / 4)
经完成了 87 人的基础信息核对,暂未发现重大问题。楚沛总还提出,在审核过程中同步建立‘员工信息更新机制’,让各部门及时补充员工的最新情况,避免后续出现信息滞后的问题,这个建议已经在推进了。”
“楚沛这个建议提得很好。” 我看向楚沛,眼中带着赞许,“不过有个细节需要确认 —— 第三方机构的审核标准和我们内部的标准是否统一?比如‘行政处分记录’是否纳入核查范围,不同岗位的审核侧重点有没有明确区分?如果标准不统一,很容易出现重复审核或者遗漏的情况。”
楚沛立刻回应:“汪姐,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昨天我和周明、第三方机构的负责人开了专题会,明确了统一的审核标准 —— 核心岗位需核查近 10 年的司法记录、5 年的工作经历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普通岗位则重点核查无犯罪记录和学历真实性。而且我们还制定了《审核结果判定手册》,对‘轻微瑕疵’‘需进一步核实’‘存在重大风险’三类结果的判定标准做了详细说明,避免出现判定偏差。”
我点点头,又转向周明:“审核过程中,员工的配合度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抵触情绪?之前我们担心老员工会觉得被不信任,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缓解?”
周明拿出手机,打开内部沟通群的截图:“大部分员工都很配合,尤其是看到我们发布的《审核说明》后,很多老员工还在群里主动分享自己的材料准备经验。有少数员工担心审核结果会影响晋升,我们专门安排了 hRbp 一对一沟通,解释这次审核‘只排查风险、不影响绩效’的原则,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了。比如技术部的老员工张工,还主动提供了自己之前在其他公司的项目证明,说‘早点审核完,大家都放心’。”
“这就好。” 我放下手中的笔,“员工的信任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基础,一定要做好沟通,不能因为审核工作影响团队氛围。接下来,林薇说说舆情方面的情况吧。”
林薇立刻翻开舆情监测报告:“汪董,从下午两点开始,网上的负面舆论就呈现明显降温趋势 ——‘# 汪氏集团包庇劫匪 #’话题的讨论量较峰值下降了 62%,负面评论占比从之前的 78% 降到了 31%。更重要的是,正面和中性舆论开始增多,有 43% 的网友在相关话题下留言‘期待汪氏的新闻发布会’‘相信企业会妥善处理’,还有不少本地网友提到‘汪氏这些年做了很多公益,不该被轻易抹黑’。”
她指着其中一条热门评论:“这条‘魔都打工人’的留言获得了近万赞,他说‘作为合作方员工,去过汪氏总部好几次,他们的管理很规范,这次事件更像是被人陷害’,下面还有很多网友跟帖表示认同。另外,我们的内部平台上,有 200 多名员工自发留言支持审核决定,其中不少是基层员工,这对引导外部舆论也有积极作用。”
“有没有分析过,舆论降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我们上午发布的声明起了作用,还是有其他因素?” 我追问,“只有找到关键原因,我们才能在后续工作中更好地引导舆论。”
林薇立刻回答:“我们的舆情团队做了归因分析 ——35% 的原因是上午发布的声明附上了公安机关的核查证明和入职流程截图,增强了说服力;28% 是因为网友自发反驳谣言,尤其是有行业内人士站出来解释‘第三方劳务派遣审核的难点’;还有 37% 是因为恒宇集团那边没有再放出新的抹黑素材,之前活跃的几个造谣账号也暂停了更新,应该是看到我们的应对措施后,暂时不敢继续炒作了。”
“恒宇集团的动作值得关注。” 我看向陈默,“法务部那边有没有进一步的线索?比如‘星途公关’和恒宇集团的具体合作内容,或者他们是否有新的舆论攻击计划?”
陈默放下手中的文件:“我们已经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调取了‘星途公关’的部分业务合同,发现他们和恒宇集团的合作协议里,明确包含‘针对汪氏集团智慧城市项目进行舆论引导’的条款,这已经涉嫌不正当竞争。另外,我们的律师团队正在准备起诉状,计划在明天的新闻发布会后,正式起诉‘星途公关’和相关造谣账号,要求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目前还没有发现恒宇集团有新的攻击计划,但我们会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