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风口上的试点(4 / 5)
散会后,王建国特意留下来送我到停车场。他感慨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汪董,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担心这事会引发民企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挖人、抢资源的恶性竞争,没想到被你这么一引导,倒成了抱团发展的契机。你这格局,真是没得说。”
“其实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样的,” 我看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余晖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都想留住员工,都想把企业做好,只是之前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才会陷入两难。现在把路子打通了,大家劲往一处使,既能解决员工的难题,又能为城市教育出份力,何乐而不为?”
回到公司,李蓉蓉已经在办公室等我,手里拿着一份新的统计报告,脸上难掩兴奋:“董事长,自从试点方案落地,这一个月来,集团的核心员工离职率直接降为零,还有 12 个从外地来的技术专家主动联系我们,说就是冲着子女能顺利入学来的,其中有两个是行业内很有名的电池研发专家。”
她翻到报告的最后一页,指着一组数据给我看:“更意外的是,城东研发基地的进度比计划提前了 15%。马赫他们团队连轴转了半个月,成功优化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在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要是能获批,咱们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能提升 20%。”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马赫探进头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质相框,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董事长,我儿子昨天在市一中的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了,特意让我把照片送给您,说一定要好好谢谢您。”
相框里,男孩穿着笔挺的校服,站在铺着红地毯的主席台上,手里拿着话筒,眼神明亮,笑容自信。马赫的脸上满是骄傲,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他现在每天放学回来都特别开心,说市一中的老师教得好,同学也热情,还加入了学校的科技社团。昨天晚上他跟我说,以后要考新能源专业,长大了来汪氏上班,跟着您做研发,造出最好的电动车。”
我接过相框,小心翼翼地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和那份研发基地的进度报告并排摆放。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上面,温暖而明亮,仿佛能照见未来的希望。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教育局周方怀打来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笑意:“汪董,你提议的民企联合对接教育资源的方案,市里领导很认可,说这是破解人才安居难题的创新举措。下周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你和工商联的代表一起参加,咱们正式把这个模式推广开来,争取覆盖全市所有民营企业。”
挂了电话,我站起身走到窗边。市一中的操场上,马赫的儿子正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奔跑的身影充满活力,笑声隔着很远都能听见。不远处,城东研发基地的塔吊正在忙碌地运转,夕阳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显得格外壮观。
李蓉蓉看着我的背影,轻声问道:“董事长,您说咱们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再拓展一下,比如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好多外地员工都反映房租太高,压力大。”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员工的难题,从来都不是小事。住房、教育、医疗,这些都是他们在城市扎根的根基,根基稳了,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窗外的风拂过脸颊,带着春天的暖意,吹动了办公桌上的文件。我拿起那份民企联合方案的初稿,上面已经写满了修改意见,每一条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我知道,汪氏为员工解决的不仅仅是子女入学的问题,更是为他们在这座城市里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地。而这片天地,终将生长出更多的希望与力量,支撑着汪氏,也支撑着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是张茂林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兴奋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汪董,太谢谢您了!我刚和市三中的校长谈妥了,我们厂负责给学校定制四季校服,成本价供应,他们承诺优先接收我们的核心员工子女入学。刚才我把消息在厂里一说,员工们都炸开锅了,说以后一定好好干,跟着我把厂子做大!”
听着电话那头的欢呼声,还有隐约传来的员工们的叫好声,我不禁笑了。原来帮助别人解决难题,自己也能收获如此真切的快乐。而这,或许就是做企业最珍贵的意义所在 —— 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温暖人心,为更多人撑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