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双翼齐飞:厚待人心与技术突围(2 / 4)
他熟门熟路地拉开待客沙发,从包里掏出个银色金属盒推过来,“但我带了比龙井更提神的东西。”
金属盒打开的瞬间,淡蓝色的光晕在午后阳光里流转。巴掌大的电池组正安静地躺在丝绒垫上,表面布满蛛网状的银色纹路,像有活物在里面呼吸。“这是第四代固态电池的样品,” 他指尖悬在电池上方两厘米处,那些纹路忽然亮起,“能量密度比现在市场上最好的产品高 32%,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提升到 91%,最关键的是 ——”
他忽然俯身靠近,眼里的光比电池的蓝光更亮:“循环寿命突破三千次后,衰减率还能控制在 8% 以内。上周在零下二十度的实验室里测试,连续放电七十二小时没出现任何鼓包。”
我拿起电池掂了掂,比同规格的锂电池轻了近一半。“去年你说要攻克电解液结晶的难题,我还以为至少要等五年。”
“要不是你给的实验室追加了三套超导降温设备,现在估计还卡在零下十五度的坎上。” 他从包里翻出厚厚一叠测试报告,“上个月把正极材料换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后,充放电速度直接提升了两倍。你看这组数据 ——”
他指着曲线图上陡峭的上升线:“从 10% 充到 80% 只需要 18 分钟,比行业标准快了近一半。现在就差量产工艺的最后调试,生产线改造方案我已经让团队做出来了。”
我翻到报告最后一页,改造预算那栏的数字被红笔圈了三次。“司马学长,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三个亿。” 司马青川忽然有些局促,手指摩挲着报告边缘,“但我可以分阶段推进,先改造两条试点生产线,成功后再 ——”
“不用分阶段。” 我按下内线电话,“让财务总监和技术部总监现在到我办公室来。” 放下电话时,我看着他惊讶的表情笑了笑,“去年新能源事业部的营收占比已经到 23%,下个月董事会本来就要讨论加大投入的事。你的技术来得正好。”
司马青川忽然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杯,里面的枸杞在热水里翻滚。“绿萍学妹,你还记得大学时我们在实验室偷接电线做储能实验吗?那时候你说以后要造能跑遍全国的电动车,我还笑你 ——”
“笑我把电动车当火箭研究。” 我接过他递来的保温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但现在你的电池,确实能让电动车跑得像火箭一样快。”
财务总监推门进来时,正撞见司马青川在白板上画电池结构图。“汪总,您要的新能源项目预算表 ——”
“不用了。” 我指着白板上的蓝色箭头,“给司马教授的团队划拨五个亿,其中两个亿专门用于招募材料学专家。告诉人事部,全球范围挖人,待遇上不封顶。”
技术总监倒吸一口凉气:“五个亿?我们去年全年的研发投入才八个亿。”
“因为这五个亿能让我们在新能源赛道上领先至少三年。” 我拿起那份循环寿命测试报告,“等量产成功,汪氏的电动车电池不仅能降低 30% 的成本,还能拿到欧盟的环保认证。到时候东南亚的生产线,就能改造成电池出口基地。”
司马青川忽然从包里掏出个旧 U 盘,外壳上还贴着褪色的卡通贴纸。“这是我最早的设计草图,当时总觉得哪里不对,直到上个月才想明白是隔膜材料的问题。” 他把 U 盘推过来,“师妹,这次真的成了。”
我捏着那个边角磨得发亮的 U 盘,卡通贴纸上的小熊早已褪成浅粉色,倒让我想起毕业那年的夏天。梧桐树叶把阳光筛成碎金,司马青川背着同款双肩包站在汪氏老办公楼的台阶下,蓝色学士服的袖口沾着洗不掉的化学试剂黄渍。
“这是我攒了半年奖学金买的设备,” 他当时从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电路板,上面焊着歪歪扭扭的线路,“能让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提高 7%,虽然离你的‘跑遍全国’还差得远 ——”
“已经很厉害了。” 我记得自己攥着刚领到的工牌,塑料边缘硌得手心发红,“等我在汪氏站稳脚跟,就申请研发基金,咱们把它做成真正能用的电池。”
他突然把电路板塞进我口袋,双肩包带滑到胳膊肘:“别告诉别人是我做的,上次在系里展示时,张教授说这是异想天开。” 风掀起他的学士服下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