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药庐月色(1 / 2)
林小婉凑上前,轻轻闻了闻当归的香气,忍不住说道:“好香呀!比上次我们采的那些当归香多了!” 苏瑶笑着说:“这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用来炮制,效果会更好。”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蒸制的时候,得用竹屉,底下垫着晒干的荷叶,这样既能锁住药气,又能带点清苦的回甘。”
张思贞闻言,立刻说道:“师父,竹屉和晒干的荷叶我去准备,库房里应该还有去年剩下的荷叶,我去看看还能不能用。” 苏瑶点点头:“去吧,仔细看看荷叶有没有受潮,要是受潮了,就用新采的荷叶,虽然没晒干,但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张思贞应声离去,脚步轻快,很快就消失在门外。
林小婉看着案上的当归和黄芪,又看了看那个装着雪水的陶瓮,心里满是期待:“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炮制呀?我也想帮忙!” 苏瑶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等你师兄把竹屉和荷叶拿来,我们就开始。你可以帮我把药材分好,每一份的量都要准,不能多也不能少,知道吗?”
林小婉用力点头,立刻拿起案上的小秤,学着苏瑶平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称起药材来。她的动作有些生疏,小手握着秤杆,眼神专注,偶尔会抬头问苏瑶:“师父,这个当归称这么多够不够呀?” 苏瑶耐心地指导着她:“再少一点,多了药性会太烈,少了又没效果,要刚刚好才行。”
油灯的火苗继续跳动着,将三人的身影映在墙上,忽明忽暗。药庐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混合着雪水的清冽和荷叶的清香,让人闻着心里格外安宁。苏瑶看着林小婉认真称药材的样子,又想起刚才张思贞细心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师父亲手炮制药材的场景,那时师父也是这样耐心地指导她,一点一点教她辨认药材、掌握炮制的火候。如今,她也成了师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两个孩子,就像当年师父对她那样。
不一会儿,张思贞拿着竹屉和荷叶回来了。竹屉是新做的,竹条排列整齐,透着淡淡的竹香;荷叶是去年晒干的,颜色呈深绿色,虽然有些干燥,但香气依旧浓郁。“师父,荷叶没有受潮,还能用。” 张思贞将竹屉和荷叶放在案上,轻声说道。
苏瑶点点头,开始准备炮制药材。她先将雪水倒入一个干净的陶罐中,然后将当归和黄芪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竹屉,再把竹屉放在陶罐上,底下垫着晒干的荷叶。“蒸制的时候,火候很重要,” 苏瑶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用文火慢慢蒸,不能用大火,大火会把药材的药性蒸散,文火才能让药性慢慢渗透出来。”
林小婉和张思贞都认真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林小婉还时不时地记笔记,把苏瑶说的要点都写在纸上,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看得出来很用心。张思贞则在一旁帮忙调整火候,他手里拿着一把小扇子,轻轻扇着柴火,让火苗保持在合适的大小。
柴火在灶膛里静静燃烧,橘红色的火苗时不时舔舐着灶壁,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在低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昏黄的油灯悬在房梁上,灯芯跳动间,将药庐里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案几上,当归与黄芪的切片整齐排列,雪水在陶罐里泛着淡淡的光泽,荷叶的清香与药香交织在一起,缓缓弥漫在空气中,让人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苏瑶坐在灶边的小凳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偶尔轻轻扇动一下,让灶火保持着稳定的文火。她看着张思贞有条不紊地将药材分类摆放,动作娴熟而认真,指尖拂过药材时,带着对草药特有的珍视。林小婉则趴在案边,下巴搁在手臂上,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张思贞的动作,小脑袋里满是好奇的念头。
忽然,她的目光被角落里的石臼吸引了。那石臼是青灰色的,表面光滑,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边缘还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细微磨损。石臼旁放着一个铜杵,杵身泛着淡淡的铜光,上面雕刻着精致的龙纹,龙鳞清晰可见,龙头栩栩如生,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物件。
林小婉指着那个铜杵,声音里满是兴奋:“师兄,那捣碎的时候,是不是得用上次那个雕花的铜杵?” 她一边说,一边从案上跳下来,小跑到石臼边,伸手轻轻摸了摸铜杵上的龙纹,“我记得那个杵子上刻着龙呢,配龙涎草正好!多威风呀!”
张思贞被她这天真的想法逗笑了,放下手里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