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滨海风起,民间守护者(一四二)(4 / 6)
尬地笑了笑,没说话。苏晴心里更有底了,她假装被说动,从帆布包里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那是陈轩之前鉴定过的一件清代官窑瓷真品的照片,是她特意存在手机里备用的。
“老板,你看我手机里这张照片,是我朋友家的一个瓷瓶,说是清代的官窑瓷,你帮我看看,和你这盘子比,哪个更值钱?”苏晴把手机递到寸头摊主面前。
寸头摊主接过手机,皱着眉头看了半天,眼神有些闪烁:“这个……我也不好说,毕竟没看到实物。不过你这朋友的瓷瓶,釉色看着是挺正的。”他匆匆把手机还给苏晴,像是怕多看一眼就会露馅。
苏晴心里已经有了判断,这个寸头摊主对瓷器的了解其实很有限,只是照着别人教的话术来推销,遇到真正懂行的人,很容易露出破绽。她假装有些失望,叹了口气:“唉,看来我还是不懂这些,算了,我再逛逛吧。”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晴?你怎么在这儿?”
苏晴回头一看,竟是小林。他穿着一身西装,手里提着个公文包,看起来像是刚从什么正式场合回来。小林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苏晴,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走到她身边,压低声音问:“情况怎么样?有线索吗?”
苏晴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别问,然后对寸头摊主笑了笑:“老板,这是我朋友,他对古玩挺有研究的,要不你再给我们讲讲你这盘子?”
寸头摊主见小林穿着体面,手里的公文包看起来价值不菲,眼神里的热情又回来了:“这位先生看着就是懂行的人!来,我给你讲讲这盘子的来历,这可是我从一个老收藏家手里收来的……”
小林配合着苏晴,故意和寸头摊主聊起了瓷器的鉴定知识,从釉色、胎质到款识,说得头头是道。寸头摊主一开始还能勉强应付几句,后来被小林问得哑口无言,额头渐渐冒出了冷汗。
“老板,你这盘子的胎质太密了,清代中期的官窑瓷胎质虽然细腻,但也不会这么致密,反而带着点颗粒感。”小林指着盘子底部,“还有这个款识,‘乾’字的写法不对,清代乾隆年间的‘乾’字,右边的‘乞’字上面是撇折点,你这上面却是两点,明显是仿品的特征。”
寸头摊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苏晴趁机拿出相机,快速拍下了摊位上的几件瓷器和寸头摊主的脸。
“你……你们到底是谁?”寸头摊主终于反应过来,警惕地看着他们。
小林收起笑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我们是‘玄山鉴宝联盟’的,专门打击文物造假和赝品交易。你这摊位上的瓷器都是仿品,我们已经拍下了证据。如果你愿意配合我们,说出你的供货渠道,我们可以考虑不把这些证据交给警方。”
寸头摊主看着名片上的“玄山鉴宝联盟”几个字,脸色更加难看。他显然听说过这个联盟的名字,犹豫了半天,才低声说:“我……我只是个小摊贩,拿货都是上面的人安排的,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地址。”
“上面的人是谁?怎么联系你?”苏晴追问。
“我不知道他的真名,只知道他姓刘,大家都叫他‘刘哥’。”寸头摊主叹了口气,“他每次要送货的时候,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城郊的一个废弃仓库拿货。交易的时候,他从不露面,只让我把钱放在仓库门口的一个铁盒子里,然后自己去仓库里取货。”
“废弃仓库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小林连忙问。
“就在城郊的红光村附近,那里有一片废弃的工厂区,仓库就在工厂区最里面,门口有棵大槐树。”寸头摊主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这是‘刘哥’联系我的电话,但他很少接电话,一般都是他打给我。”
苏晴接过纸条,和小林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觉得这个“刘哥”很可疑,他的交易方式如此隐蔽,显然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
“你最后一次去仓库拿货是什么时候?下一次拿货是什么时候?”苏晴继续问。
“最后一次是前天,下一次……”寸头摊主想了想,“‘刘哥’说后天晚上,让我去拿一批新的‘明代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