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0五)(4 / 5)

加入书签

“这两位是?”

“这是我的同事,苏晴和小林,”陈轩介绍道,“都是我现在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好好好,”师父满意地点头,“年轻人有干劲,我们这一行就需要你们这样的新鲜血液。”

几人在石桌旁坐下,师父泡了一壶茶。茶香袅袅,院子里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说吧,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师父开门见山。

陈轩没有绕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师父,我们工作室最近新挂了一幅《玄山图》,旁边还空着一块地方。我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挂两个字,来体现我们的理念。”

“哦?挂什么字?”师父饶有兴致地问道。

“‘续脉’,”陈轩郑重地说道,“延续文化的脉络。这个想法,也是受了您当年的教诲。”

师父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续脉’……好,好一个‘续脉’!你能有这样的领悟,说明这么多年你没有白学。”

陈轩谦逊地笑了笑:“所以,我想请您亲手书写这两个字,挂在我们工作室里。一来是表达对您的敬意,二来也是希望这两个字能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师父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陈轩问道。

“我要先看看你们的工作室,”师父说道,“看看你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再决定这两个字该如何写。”

“没问题!”陈轩立刻答应,“我们现在就带您过去。”

师父却摆了摆手:“不急,不急。写字讲究心境。等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去看。你们先回去吧,三天后再来找我。”

陈轩明白师父的脾气,不再多言,起身告辞。

回到工作室后,三人开始为师父的到来做准备。他们将工作室彻底打扫了一遍,把所有工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师父为什么要看工作室?”小林不解地问道。

“因为书法不仅是写字,更是写心,”苏晴解释道,“师父要看我们的环境,其实是在看我们的心。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代表着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小林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一定要让师父看到最好的一面。”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天一大早,陈轩便带着苏晴和小林,再次来到了师父的小院。

这一次,师父已经准备好了。他将一卷宣纸、一支毛笔和一方砚台放进一个竹篮里,笑着对他们说:“走吧,去看看你们的‘续脉’之地。”

来到工作室,师父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走到那面空白的墙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不错,”他说道,“这里干净、整洁,充满了活力。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陈轩松了一口气,连忙铺好宣纸,请师父动笔。

师父站在桌前,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片刻后,他睁开眼睛,眼神变得专注而坚定。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挥毫泼墨——

“续——脉——”

两个大字一气呵成,苍劲有力,却又不失飘逸。那“续”字如行云流水,仿佛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脉”字则如老树盘根,根基深厚,充满了生命力。

陈轩、苏晴和小林都看得目瞪口呆。这不仅仅是两个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好!”陈轩忍不住赞叹道,“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续脉’!”

师父放下毛笔,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这两个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记住,我们修复的不只是文物,更是在延续文化的血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责任都不能丢。”

陈轩郑重地点头:“请师父放心,我们一定会记住您的教诲。”

几天后,“续脉”二字被装裱好,挂在了《玄山图》的旁边。每当有人走进工作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两个字。它们静静地挂在那里,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庄严的使命。

而就在“续脉”二字挂上墙的当天下午,陈轩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而急促的声音——

“陈老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