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0五)(3 / 5)
p> “我们这个行业,最看重的就是诚信,”苏晴解释道,“无论是修复还是鉴定,都必须以诚为本。把‘诚信’挂在这里,既是提醒自己,也是告诉别人我们的原则。”
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想法不错。但‘诚信’二字虽然好,却略显普通。我们需要更有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我们特色的东西。”
“那‘守真’呢?”小林试探着问道,“守护真实,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守真’……”陈轩轻声重复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个词不错,有古意,也有深意。”
苏晴也点头附和:“‘守真’,守护本真,守护文物的真实。这个意境比‘诚信’更深远。”
陈轩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虽然很好,但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它只体现了我们对文物的态度,没有体现我们与文物之间的关系。”
“我们与文物的关系……”苏晴若有所思,“是修复者与被修复者?是鉴定者与被鉴定者?还是……”
“是传承者与被传承者,”陈轩接过话头,眼神变得坚定,“我们不仅仅是在修复一件物品,更是在延续一段历史,传承一种文化。”
“那‘传承’二字如何?”小林问道。
“‘传承’……”陈轩再次陷入沉思。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工作的本质,但似乎又有些过于宏大和抽象,不够亲切。
三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工作室里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墙上时钟的滴答声。
陈轩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街道。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慵懒,街道上行人匆匆。他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接触文物修复时的情景。那是在一座偏远的博物馆里,他跟着师父修复一件宋代的瓷器。那是一件精美的青瓷碗,可惜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了十几片。
“修复文物,就像医生治病,”师父告诉他,“你要先了解它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为什么?”年轻的陈轩问道。
“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师父意味深长地说,“它们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才来到我们面前。我们的工作,是让它们能够继续走下去,把它们的故事讲给后人听。”
想到这里,陈轩的心中豁然开朗。他转身回到两人面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想到了!”他说道,“我们挂个‘续脉’。”
“续脉?”苏晴和小林异口同声地重复道。
“对,续脉,”陈轩解释道,“延续文化的脉络。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长河中的一滴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条河流不至于中断,让它能够继续流淌下去。”
苏晴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续脉’……这个词太有深意了。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更充满了使命感。”
小林也连连点头:“而且‘续脉’二字简洁有力,又不失文雅。挂在这里,既含蓄又有分量。”
陈轩微笑着看向墙上的空位:“就挂‘续脉’。我们不仅要挂,还要请人亲手书写。”
“请谁?”苏晴问道。
“我的师父,”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他的书法造诣很高。而且,这个词也是受他启发。我想,由他来书写,再合适不过了。”
“太好了!”苏晴高兴地说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访师公?”
“事不宜迟,”陈轩看了看时间,“现在就去。”
三人收拾好东西,锁上工作室的门,直奔陈轩师父的住处。
陈轩的师父早已退休,隐居在市郊的一座小院里。院子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几株老槐树遮天蔽日,树下放着一张石桌和几把竹椅。
听到敲门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出来。他虽然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智慧的光芒。
“师父!”陈轩恭敬地行礼。
“是小轩啊,”师父认出了他,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快进来,快进来。”
三人跟着师父进了院子。师父一眼就看到了跟在后面的苏晴和小林,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