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四)(4 / 5)
“我们准备三天后动手,正好他们说有批货要运走。你要是再去,千万注意安全,我们的人会在附近接应。”
送走李警官,陈轩换上件深蓝色工装,把玄鉴镜藏进鞋底的暗袋里。小林非要跟着,被他按住了:“你留着看店,顺便查下玄山氏在民国时期的行踪,尤其是和魏家有没有交集。”他从柜台下拿出个微型摄像头,别在衣领内侧,“记住,下午五点我不回来,就把录音笔和这个交给李警官。”
再次来到废窑厂时,日头正毒。铁门虚掩着,上次守在门口的壮汉不见踪影,只有几只麻雀在断墙上蹦跳。陈轩故意咳嗽两声,墙角阴影里立刻钻出个人,正是昨天揪他衣领的那个壮汉,手里把玩着把蝴蝶刀:“魏堂主在里头等你,说有好东西让你掌眼。”
暗道里的化学味比昨天更浓,几个工人正往木箱上贴“工艺品”的标签,箱子被叉车运进深处的通道,尽头隐约能听到轮船鸣笛的声音。陈轩心里一动——看来他们真准备出货了。
仓库里多了个新货架,上面摆着十几件青铜器,比昨天见的更精致。魏明远正拿着支狼毫笔,往一件青铜鼎的内壁补刻铭文,笔尖蘸着的颜料发黑,闻着有股松烟味。“来得正好。”他头也不抬,“这批货要送东南亚,客户指定要带‘玄’字款的,你给看看这铭文补得怎么样。”
陈轩拿起青铜鼎,入手的重量比真品轻了约莫三成。他假装研究铭文,手指却在鼎耳内侧摸了摸,果然摸到个极小的焊点——这是用分体铸造法做的,老物件都是整体浇铸,绝不会有焊点。“魏堂主这字补得够传神,就是……”他故意拖长调子,“商周铭文用的是‘虫书’,笔画像虫子爬,您这太规整了,像隶书的底子。”
魏明远放下笔,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你还懂古文字?”
“略知一二。”陈轩把鼎放回货架,目光扫过标签,“东南亚客户认‘玄’字款?他们知道这字的来历?”
“有钱赚,谁管来历。”魏明远从抽屉里拿出个锦盒,打开来是半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用朱砂画着些线条,像是地图的一部分,“不过说起来,我这拓片还真有段来历。半年前从个老农手里收的,说在邙山挖药材时捡到的,上头原本还有半张,让个戴斗笠的人抢去了。”
陈轩的心跳漏了一拍——这肯定就是魏明远说的半张藏宝图!他假装漫不经心地瞥了眼,图上标着个“玄”字,旁边画着个类似鼎的图案,边缘还有行小字,像是“三耳为记”。“这看着像张藏宝图啊?”他故意打趣,“魏堂主没去碰碰运气?”
“挖宝哪有造宝来得快。”魏明远把锦盒收起来,“不过那戴斗笠的人有点意思,听老农说,他手里拿着面青铜镜,照了照拓片就知道是真的。”
陈轩的手指猛地攥紧——戴斗笠,青铜镜……十有八九就是抢走另一半藏宝图的神秘人!他强压着心头的波澜,指着货架上的青铜簋:“这批货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品,真要是遇到懂行的,一上手就露馅。”
“谁说我只做仿品?”魏明远突然笑起来,领着他往仓库最深处走。那里有个上锁的铁柜,他打开密码锁,里面竟放着件完整的青铜爵,器身的雷纹比邙山窖藏里的更细密,底部的“玄”字刻得深峻有力。“这是我半年前收的真品,就这一件,用来当‘母本’。”
陈轩的呼吸顿了顿。这件青铜爵的工艺比窖藏里的更精湛,尤其是爵柱上的蟠螭纹,每一圈都带着细微的变化,绝不是机器能仿出来的。他假装拿起来掂量,指尖悄悄按在爵底的“玄”字上——真品的刻字边缘会有岁月侵蚀的毛边,这爵的毛边却带着新刻的痕迹!
“魏堂主这‘母本’,怕是‘新母’吧?”陈轩突然笑起来,把青铜爵放回铁柜,“上周刚刻的字,用淘米水浸了七天,再埋在老墙根下吸了点土气,对吧?你这做旧手法,比你爷爷的‘翻砂活’强多了,但瞒不过真正的行家。”
魏明远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猛地按在桌下。陈轩眼角的余光瞥见桌下有个红色按钮,显然是警报器。他突然提高声音:“我知道你爷爷是谁!魏老三对吧?民国二十三年在琉璃厂卖过一批假甲骨,被玄山氏当场戳穿,气得吐了血!”
这话像颗炸雷,魏明远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震惊:“你怎么知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