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何人阻道?(3 / 4)

加入书签

王毕竟是陛下最受宠的儿子,须知自古以来太子不像皇帝都是取祸之道啊。”

    汉之戾太子刘据便受困于不类父,最终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解缙通晓经史,如何能不知道这些事呢,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毕竟他也是太子党,若汉王当真夺嫡成功,他至少也是贬斥州县的下场。

    “明达可要在此事上做些努力?”

    “顺其自然即可,当初父亲推太子上位,亦不是为太子,而是为了国朝社稷,只要保持这个立场即可,我李氏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效忠天子!”

    解缙听懂了李显穆的意思,不参与夺嫡之争,但实际上为了国朝这本就是态度,立嫡立长这就天然站到了太子的立场上,只是说法不同、曲线为之争而已。

    “解叔父,方才你说胡广之事,因着介庵公走进而断绝,现在可否再言说一二?”

    解缙的脸色又有些难看了,“你这么问想必是猜到了些什么,自景和去世后,心学在不断发展,但受到的限制亦颇大。

    王艮和我,虽亦是颇有才学,但在这文章之道上,自然远不如景和远矣。

    如今朝野之中,心慕心学的人很多,但从来的诸学派亦是强大,景和在世时自然不敢跳脚,但现在却每多争辩,从权势上,现在心学新建,唯有集英独木难支,而且他身体也每况愈下,近来多抱病。”

    陈英当初和李祺刚结识的时候就已经是刑部侍郎,而后又迁刑部尚书,正式成为九卿之一,后来建文年间被贬谪,永乐后又被举荐为大理寺卿,这些年也在不断加荣誉衔。

    在李祺去世后,王艮在翰林院养望,他和解缙便是心学在朝中的顶梁柱,后来解缙失了圣心,离开内阁后影响力和权力骤然减少。

    王艮虽然进了内阁,但只是最低的东阁大学士。

    现在的内阁已经不是草创之时,如今已然颇有制度,大学士之间亦有高低之分,按照排名由高到低,乃是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王艮在内阁艰难,还需要时间成长,便只剩下陈英独自支撑,这便有些太过于艰难了,而且这些年他身体一直不太好,眼见就要到致仕一途了。

    学术之争,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李祺当初以正五品大学士之位而据有朝野之势,皇帝给予的信重是一方面,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士林的声望,而能够调动人。

    程朱理学发展这么多年,岂是那么容易改的?

    李祺的心学说是脱胎于程朱理学,只是改了一个核心的世界观和解释,似乎并不难以让人接受,可在学术中,这实际上已然是异端!

    若是按照李祺的心学来看,那其他的大儒要如何向弟子来解释传承?

    若是按照心学而来,那大儒岂非和其他士子一样,变成了初学者?

    那他们在学界的地位如何保证?

    即便是真的接受心学,那也是他们“自主”发现了和心学差不多的道理解释,而后作为推陈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