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3 / 4)

加入书签

对皇帝的宽容毫不感激,反而“教子上书,称引(称颂引用)无辜”

,为其被免职的弟子鸣冤叫屈,这分明是在指责皇帝处理不公,是对天子的“怨望”

石显的声音带着悲愤:“陛下!

他们身为大臣,不思尽忠报国,反而结党营私,诽谤圣听,心怀怨望,此风若长,朝廷纲纪何在?陛下天威何存?奴婢等受些委屈不打紧,但陛下的清誉、朝廷的稳定,岂容他们如此践踏!”

这份伪造的奏疏和石显声情并茂的控诉,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元帝本就脆弱的理智和对师傅的最后一点耐心。

他对萧望之等人长期谏言淤积的烦躁,对身体病痛的无奈,以及对失去控制的恐惧,瞬间被点燃为熊熊怒火。

更重要的是,“怨望”

这个词,彻底击中了他作为帝王的逆鳞!

他忘记了萧望之是麒麟阁上的功臣,忘记了他是自己的恩师,只看到了一个“结党营私、诽谤君父、心怀怨望”

的“逆臣”

“岂有此理!”

元帝猛地一拍御案,剧烈的咳嗽让他脸色涨红,“萧望之……他们……他们竟敢如此!

咳咳咳……传旨!

将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下狱!

交……交由有司推问!”

愤怒和病痛让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可怕的嘶哑。

石显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冷酷的得色,立刻应道:“奴婢遵旨!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他转身退出宣室殿,步伐轻快而无声。

消息如同瘟疫般迅传开。

整个长安为之震动!

当廷尉(最高司法官)的属官带着凶悍的兵卒闯入位于长安北阙甲第的萧府时,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画像高悬麒麟阁的前将军正端坐在书房中。

案几上摊开的,还是他未写完的劝谏疏稿。

兵卒粗暴的喝令打破了书斋的宁静。

萧望之平静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

他须已白,面容清癯,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洞悉一切的明澈。

他看着闯进来的廷尉吏,问道:“陛下……终究还是听信了石显之言?”

廷尉吏不敢直视他的目光,低头道:“萧公,奉旨拿问,请勿为难小人。”

萧望之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那叹息声穿透庭院,仿佛带着千钧重负:“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我曾位居将相,年过六十了。

老了还要进监狱苟且求生,岂不太卑贱了!

就在这时,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喊:“圣旨到——”

一名手持黄帛的中书谒者(石显手下的宦官)在几名小黄门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尖声道:“前将军萧望之听旨!”

萧望之撩衣跪地。

中书谒者展开黄帛,用一种平板却透着寒意的语调宣读:“……着萧望之闭门思过!

钦此!”

这不是赦免,这是羞辱性的幽禁!

石显深谙权术,他明白直接将一代名臣下狱处死,震动太大,且萧望之在士林和民间威望极高。

他要的是萧望之自己“体面”

地消失。

萧望之缓缓起身,接过那份充满讥讽的“恩旨”

,手指微微颤抖。

他抬头望向未央宫的方向,眼神复杂,有对先帝托付的愧疚,有对昏聩君主的失望,有对奸佞当道的愤恨,更有对自己一生坚守的道义终被黑暗吞噬的悲怆。

他仿佛看到了石显在暗处得意的冷笑,看到了五鹿充宗、牢梁等人弹冠相庆的丑态,也看到了周堪、刘更生可能面临的悲惨命运。

“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他喃喃重复着刚才的话语,眼中的光芒渐渐凝聚成一种决绝。

他转身,对一直侍立在旁、满面悲愤的老仆低沉而清晰地说道:“朱游(老仆名),去取……鸩酒来。”

老仆朱游浑身剧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主公!

万万不可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