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2 / 4)

加入书签

政及手工业)五鹿充宗,这位以精通《梁丘易》而闻名的学者型官员,正与几位同僚密谈。

他面容白皙,眉眼间带着读书人的清雅,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与外表不符的精明算计。

“石公(指石显)今日暗示,”

五鹿充宗端起温热的酒樽,声音不高,“萧望之等人步步紧逼,矛头直指中书署。

陛下虽未表态,但显然……有些不胜其烦了。”

他对面坐着的是仆射(尚书台高级官员)牢梁,此人面色黝黑,身形粗壮,眼神锐利,一看便是行事果决之人。

牢梁冷哼一声:“萧望之自恃是天子旧师,麒麟阁功臣,目无余子。

他纠集周堪、刘更生等人,开口闭口祖制、清议,还不是想独揽大权?中书署若撤,内外信息必经尚书台,而尚书台……哼,他们不就更能一手遮天了?”

“牢兄所言极是。”

五鹿充宗微微颔,放下酒樽,“陛下性情仁厚,体弱多安。

我等身为臣子,当为陛下分忧,不能让陛下时刻处于繁琐政事与大臣争执的漩涡之中。

石公常伴圣驾,深知陛下心意,也最能为陛下解忧。

我们……”

他环视众人,声音压低,“当唯石公马是瞻,方可稳固朝局,保陛下安宁。

至于萧望之等人……若他们执意妄为,扰乱圣心,危及社稷稳定,那便是辜负了先帝托付之重,也辜负了当今陛下的信任!”

一场围绕着皇帝病榻的无声权力绞杀,已然拉开了序幕。

一方是以萧望之为,秉持儒家理想、试图限制宦官权力、维护外朝大臣尊严和话语权的清流集团;另一方则是以石显为核心,牢牢把控宫中禁省要害、善于揣摩圣意、并迅与五鹿充宗、牢梁等野心官僚结成紧密同盟的“石党”

本章警示:当权力中枢被虚弱与依赖笼罩时,看似卑微的藤蔓也能悄然缠绕参天大树——依附强者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失去独立根基的代价终将由所有人偿还。

2:构陷忠良,碧血丹心(公元前47年)

接下来的日子,长安城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霾。

石显集团的力量,如同冰冷的水银,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帝国运转的每一个缝隙。

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等人并未放弃。

他们深知宦官专权的危害,屡次面圣或在朝堂上直言进谏。

元帝内心其实认可他们的部分观点,但他更恐惧朝堂的激烈争论加重自己的病情,更依赖石显等人提供的“宁静”

每当萧望之激昂陈词时,元帝看着师傅那严肃而忧虑的面容,听着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内心反而会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和压力。

他更习惯石显那种温顺、体贴、无声无息就将难题“解决”

的方式。

石显敏锐地捕捉并放大了皇帝的这种情绪。

他不动声色地在元帝耳边低语:

“陛下,萧师傅是学问大家,是忠臣,这点毋庸置疑。

只是……他老人家性子刚烈,说话有时过于直率,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陛下龙体欠安,需要静养,萧师傅却每每以忠言直谏为名,语带锋芒,引得朝堂争论不休,连带着其他大臣也纷纷议论,这……这岂不是让陛下更难安心休养吗?奴婢看着,实在心疼。”

“还有,”

石显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奴婢听闻,萧师傅门下聚集了不少年轻气盛的郎官(宫廷侍卫)、太学生,他们私下里对陛下……对陛下信任奴婢等人,颇有微词,甚至……甚至有怨望之言啊。”

“怨望?”

元帝疲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和怒火。

这个词如同毒刺,深深扎进了皇帝敏感而多疑的心。

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臣下的“怨望”

——心怀不满,甚至怨恨君主。

石显见火候已到,立刻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罪证”

——一封伪造的匿名奏疏。

奏疏中“揭”

: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等人结为朋党,互相吹捧,贬低时政,诽谤天子近臣(指石显等人),更严重的是,他们“不悔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