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盐铁之议(3 / 5)
人!
罢去这害人的盐铁官营吧!”
魏延平的声音如同控诉的号角,充满了底层百姓的血泪辛酸。
殿内一片寂静,许多贤良文学面露悲愤,用力点头。
桑弘羊身后的官员们则脸色铁青。
桑弘羊面沉似水,待魏延平说完,才冷冷开口,目光如电扫向东侧:
“哼!
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哭嚎盐铁之苦?岂不知若无盐铁之利充盈国库,尔等今日岂能安坐于此高谈阔论?!”
他猛地站起身,苍老的身躯爆出惊人的气势:
“均输、平准二策,乃先帝睿智所定!
何谓均输?各郡国应缴贡赋,不必远途押运笨重实物至京师(长安),可就近折算为当地丰饶之物产,运往缺乏此物之他郡售卖!
既免劳民伤财,又互通有无!
何谓平准?于京师设平准官署,视天下货物行情,贱时买入囤积,贵时平价售出!
此乃平抑物价,杜绝奸商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之良法!
便民利国,岂容尔等污蔑?!”
他目光灼灼,逼视着贤良文学:“尔等口口声声说官吏‘行奸卖平’?是!
确有害群之马弄权!
然此乃执法不严、吏治不清之过!
岂是良法本身之罪?难道因噎废食,将先帝留下的富国良策一并废弃?何其荒谬!”
“桑大夫此言差矣!”
一位须皆白、气质儒雅的文学,九江郡的唐生,缓缓起身。
他语调平和,却字字千钧:“均输、平准,立意虽善,然行之既久,早已面目全非!
官吏借此营私,已成痼疾!”
他转向霍光方向,拱手道:
“大将军明鉴!
如今各郡国负责均输之官吏,手握征敛、转运、售卖之权!
彼等为求政绩,或为饱私囊,往往强行低价征收民间物产,甚至出应缴赋额!
百姓稍有怨言,便诬以抗税之罪!
此非‘均输’,实为‘强输’、‘暴敛’!”
唐生顿了顿,痛心疾道:“至于平准,更沦为权贵盘剥之利器!
平准官吏常与长安豪商巨贾勾结!
低价收时,压榨小民;高价售时,则优先售卖于商贾,再由商贾高价鬻于市井!
所谓‘平抑物价’,早已沦为纸上空谈!
商贾得利,官吏分肥,唯有升斗小民,两头遭殃!
此策名为便民,实则虐民!
敢问桑大夫,此弊何解?仅靠‘严查’二字,能禁绝根深蒂固之弊乎?”
唐生的剖析冷静而深刻,直指制度在执行层面扭曲变形带来的深重灾难。
霍光听着,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桑弘羊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
制度被扭曲,确是他心中痛点,也是他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只能再次祭出他的核心论点——国防!
“好!
好!
就算盐铁、均输有弊端,可若废之,钱从何来?!”
桑弘羊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悲愤和苍凉,指向北方:
“匈奴!
诸君可忘了匈奴否?!
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
武帝元狩四年漠北之战,驱虎狼之师,斩九万!
此等武功,靠何等财力支撑?若无盐铁之巨利,若无均输平准调剂天下之财,焉能有卫青、霍骠骑(霍去病)封狼居胥,扬我国威?!
若无此财力,边关要塞何以修缮?数十万戍边将士的甲胄粮饷,从何而出?!”
他环视着贤良文学,目光如炬:
“尔等口口声声和亲休养?匈奴何曾因和亲而真正臣服?!
送公主,赠金帛,不过是助长其贪欲!
换来短暂的安宁,不过是饮鸩止渴!
一旦其恢复元气,铁蹄南下,尔等所珍视的田园桑梓,顷刻间便成焦土!
尔等所怜惜的子民百姓,尽为刀下之鬼!”
桑弘羊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带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国无强兵,必受欺凌!
兵无厚赏,谁肯效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