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盐铁之议(2 / 5)

加入书签

紧,粗糙的盐粒刺痛了掌心,却远不及他心中的愤怒和忧虑之痛。

他知道,一场关乎他毕生信念和帝国未来的风暴,已在弦上。

本章警示:当庙堂的宏图撞上民间的疾苦,政策便不再是冰冷的条文。

盐铁官营的秤砣上,一边是国力的铁拳,一边是百姓的饭碗,每一次挪动都重若千钧。

2:未央宫前殿的“战场”

(公元前81年秋)

未央宫前殿,庄严肃穆的皇家气象被一种奇异而紧张的对峙气氛打破。

大殿中央,东西两侧泾渭分明。

西侧:御史大夫桑弘羊端坐席,身后是他精心挑选的得力干将——精通钱谷刑名的丞相史(丞相府属官)和御史(御史府属官)。

他们神情肃穆,腰杆笔直,面前案几上堆满了卷帙浩繁的账册、律令文书以及算筹、地图等工具,像一群严阵以待的将军和参谋。

东侧:则是六十余位被征召而来的郡国贤良文学。

他们大多衣着简朴,面容或沧桑或清癯,年龄从三十余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席是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儒。

他们的案几上,除了经书典籍,还赫然摆放着一些刺眼的“物证”

:色泽灰暗、带着苦味的粗劣盐砖;卷刃缺角、粗笨不堪的铁锄铁犁;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绢帛,密密麻麻写满了百姓按下的手印——那是沉甸甸的万民书。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田野的尘土和汗水的气息,与殿宇的檀香格格不入。

主位之上:大将军霍光一身玄色常服,面容沉静如水,目光深邃难测。

他身边坐着丞相田千秋等几位重臣。

霍光,这位帝国的实际掌舵者,今日更像是一位高深莫测的仲裁者。

“此番召诸君入朝,”

霍光的声音平稳开场,听不出情绪,“乃陛下忧心国事,欲广纳谏言,察问民间疾苦,得失安所。

盐铁、均输、酒榷(酒类专卖)诸策,施行有年,利弊如何?边备与民生,孰轻孰重?今日殿议,务求直言,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桑弘羊麾下的一位年轻御史率先难,矛头直指盐铁私营的“恶果”

“昔盐铁未专营之前,富商大贾煮海为盐,采山冶铁,坐拥巨利!

彼等交通王侯,役使贫民,富可敌国!

盐价高低,全凭其意;铁器良劣,任其把持!

小民仰其鼻息,苦不堪言!

朝廷收其利权,实为抑制豪强,均贫富,安社稷!

此乃根本大计,岂容置疑?”

他语极快,引经据典,试图用逻辑和气势压制对方。

贤良文学这边,一位来自关中的中年贤良,魏延平,猛地站起身。

他体格结实,面色黝黑,一看就是常年耕作之人,声音洪亮有力,带着浓浓的关中口音:

“御史大人说得好听!

抑制豪强?我看是养出了更大的蠹虫!”

他毫不畏惧,拿起案上那块劣质盐砖,高高举起,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诸位大人看看!

看看这官盐!

粗粝如沙,苦涩难咽!

为何?盐吏盘剥克扣,以次充好!

官定盐价几何?每石三百钱!

可到了俺们关中百姓手里呢?层层加码,运费、损耗、胥吏的‘辛苦钱’!

一石盐要卖到七百钱!

七百钱啊!

俺们一家老少在地里刨食一年,能挣几个七百钱?买不起官盐,就只能淡食,老人孩子浑身浮肿!

这难道就是御史大夫口中的‘利国便民’?!”

他将盐砖重重顿在案上,又抄起那柄卷刃的破铁犁:“再看这官造的铁器!

钝得连草都割不断!

价钱还死贵!

俺们村张大户去年咬牙买个新犁头,使了不到一季,豁口卷刃!

去铁官那里讨说法?门都进不去!

胥吏只会推诿:‘就这成色,爱要不要!

’这叫俺们怎么种地?怎么活命?!”

他眼眶泛红,指着那份万民书:“这上面,是俺们乡里几百户人家咬破手指按下的血印!

求朝廷可怜可怜俺们庄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