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汉文帝刘恒的谨慎登基路(2 / 5)

加入书签

襄虽率先起兵,但其舅驷钧为人凶恶,若立齐王,恐又生一吕氏!

淮南王、楚王皆幼弱。

唯大王乃高皇帝现存长子,宽仁孝谨,薄太后(刘恒生母薄姬)仁慈谨慎,家族无强势外戚之忧!

此三点,正是大王得天独厚、不可推辞之理由!

大王若拒之不受,恐失天下之心,反生祸端!”

(列三点理由,指出刘恒是唯一合适人选)

宋昌的分析,条理分明,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清清楚楚。

刘恒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但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宋昌说的是“理”

,张武说的是“险”

这“险”

字,如同一根尖刺,扎在他心头,让他坐立难安。

“谨慎……必须谨慎!”

刘恒喃喃自语。

巨大的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既不能像张武那样因恐惧而退缩,也不能像热血青年那样被皇位冲昏头脑。

他需要一个更稳妥、更“靠谱”

的方式来验证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是金子做的,还是裹着蜜糖的毒药。

(刘恒的决策:谨慎验证)

“传卜者!”

刘恒沉声下令。

在这个信息闭塞、通讯不畅的时代,询问鬼神之意,是古人面对重大抉择时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撑和决策参考。

很快,代国最受信任的卜官被召至殿内,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进行了一场隆重的龟甲占卜。

(寻求神谕:卜卦)

火焰舔舐着龟甲,出噼啪声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那灼烧的部位。

裂纹显现!

卜官仔细辨认着那神秘莫测的纹路,神情由凝重转为惊异,最终化为震撼与狂喜:

“大王!

吉兆!

大吉兆!”

卜官声音颤抖,激动地指着龟甲上一条粗壮而分明的横向裂纹,“此乃‘大横庚庚’!”

(占卜结果:大横庚庚)

“大横庚庚?”

刘恒追问,“何解?”

卜官伏地再拜,朗声道:“回大王!

臣谨查古法,‘大横’者,天横之纹,贯通辽阔,主天命所归!

‘庚庚’者,刚劲明亮之貌,预示变革更始,生机勃勃!

此卦辞之意,正是‘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刘恒咀嚼着这句话。

夏启是大禹之子,继承父位开创夏朝,成为一代明君。

这卦象竟是预示他将像夏启继承大禹那样,成为新的天子,光大先帝基业!

(卦辞解读:天命暗示)

神谕的吉兆,极大地鼓舞了刘恒及其臣属的心。

占卜结果指向了天命所归,这给了刘恒巨大的心理支撑和行动勇气。

然而,刘恒内心的谨慎并未因此完全消除。

神谕指向的是“结果”

,但通往这个结果的道路是否布满荆棘陷阱?他需要一双活人的眼睛,去长安城亲眼看看,亲自感受。

刘恒的目光,缓缓移向殿内一位一直沉默却身份特殊的人——他的舅舅,薄昭。

(选定使者:薄昭)

“舅父!”

刘恒郑重地起身,走到薄昭面前,深深一揖。

薄昭连忙还礼:“大王折煞老臣!”

“长安之请,吉凶未卜,关乎社稷,关乎孤与母后、薄氏满门之安危,”

刘恒凝视着舅舅的眼睛,眼神中充满恳切与托付,“非骨肉至亲,才智忠勇兼备之士,不足以担此重任,入龙潭虎穴,为孤一探虚实!

舅父……可愿为孤往长安一行?”

(赋予重任,亲情托付)

薄昭看着外甥眼中那份沉重的信任,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明白此行的危险,更明白其中的分量。

他挺直腰背,斩钉截铁:

“大王放心!

老臣虽不才,愿拼此残躯,亲赴长安!

必为大王探得周勃、陈平之心,朝堂群臣之意!”

(薄昭的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