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十九载流亡路砺得君王心(3 / 4)

加入书签

夏四月戊辰日(据《左传》),城濮战场,战云密布。

楚军依山列阵,旌旗蔽日。

子玉意气风:“今日必饮马黄河!”

晋军方面,先轸冷静部署:

诱敌:晋上军主将狐毛竖起两面大旗(代表上军主将、副将所在),并在阵后拖着大量树枝(以制造烟尘),佯装兵力雄厚,但实际是诱饵。

奇兵:晋下军副将胥臣领受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任务:将精选的战马披上斑斓的虎皮!

准备冲击楚军最薄弱的环节——由陈、蔡组成的右翼(子上统率)。

士兵们看着这些“猛虎”

,既紧张又兴奋。

预备队:中军和真正的上军精锐(狐偃指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给楚军致命一击。

战斗开始!

楚左师(子西)率先向晋上军(狐毛)起进攻。

狐毛按照计划,稍作抵抗便“不敌败走”

,旗帜也向后移动,阵后烟尘滚滚,伪装成全军溃退的假象。

“晋军败了!

追!”

子西大喜过望,指挥精锐左师脱离主阵,奋力追击“溃逃”

的晋上军。

就在楚左师被引开,楚军阵型出现巨大缺口的关键时刻!

晋军阵地爆出惊天动地的战鼓声!

下军副将胥臣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多时的“虎皮骑兵”

如同离弦之箭,猛扑楚军中军结合部薄弱的右翼——陈、蔡军队!

“猛虎!

天降猛虎!”

陈、蔡士兵猛然看到一群张着血盆大口的“猛虎”

咆哮着冲来,顿时魂飞魄散!

战马也惊恐嘶鸣,不受控制。

阵型瞬间崩溃!

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楚将子上拼命约束,但兵败如山倒,右翼顷刻瓦解!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

与此同时,晋中军主力在先轸、郤溱率领下,如同铁流般直插因左师追击而暴露的楚中军侧翼!

而假装败退的晋上军在狐偃指挥下猛然回身,与中军形成夹击之势!

楚军中路顿时陷入苦战。

已经追击深入的楚左师(子西)现中军危急,急忙回援,但为时已晚!

整个楚军阵线被拦腰斩断,尾不能相顾。

晋军三面合围,士气如虹!

“顶住!

给我顶住!”

子玉在中军帅旗下声嘶力竭,但败局已定。

楚军精锐的左师和中军虽奋力抵抗,无奈右翼崩溃,侧翼被击,军心动摇,在晋军凶猛的攻势下伤亡惨重,阵型彻底崩坏。

“撤!

快撤!”

眼见大势已去,子玉在亲兵拼死保护下,带着少许残兵败将狼狈南逃。

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军主力,在城濮原野上留下了遍地的尸体、旗帜和辎重。

晋军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胜利!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五月丁未日,胜利的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大会诸侯。

周襄王感念其勤王之功、城濮破楚之威,打破常规,亲自从洛邑赶来赴会!

这在春秋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襄王在盛大的典礼上,正式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即霸主),赐予象征征伐大权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红黑弓箭)以及祭祀用的鬯酒(香酒)。

“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时间,晋文公君臣风光无两,诸侯俯称贺。

“尊王攘夷”

的霸业旗帜,被晋文公以更强大的实力、更务实的谋略、更辉煌的战功,重新高高举起!

晋国正式取代齐国,成为华夏诸侯抵抗楚蛮、维护秩序的新一代霸主!

胜利永远偏爱有准备、有策略的大脑。

城濮之战的辉煌,源于十九年的积累、精准的形势判断、巧妙的战术设计(虎皮马、诱敌)和坚定的执行力。

它证明:在实力与智慧的完美结合面前,表面的强弱并非不可逆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