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从箭下亡魂到股肱之臣(4 / 4)
(不壅塞水源损害邻国)、毋遏籴(灾荒时不禁邻国购粮)、毋易树子(不随便更换太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干政”
等条款,也试图维护一定的诸侯间秩序。
本章警示:巅峰时刻的姿态,决定你能否站稳。
齐桓公以武力为盾,以仁德为旗,更以谦卑守礼的态度接受最高荣誉,将霸业推至完美。
真正的成功者,懂得在荣耀面前保持清醒与敬畏,方能成就持久伟业。
:管仲遗策与霸业余晖(公元前645年-公元前643年)
核心事件:管仲病逝,临终谏言;齐桓公晚年昏聩,信用奸佞;死后诸子争位,霸业衰落。
葵丘的荣耀如同天边最绚烂的晚霞,终究有落幕之时。
为齐桓公霸业鞠躬尽瘁的管仲,病倒了,且病情日益沉重。
临淄相府,药香弥漫。
齐桓公坐在病榻前,紧紧握着管仲枯槁的手,泪眼婆娑:“仲父!
国事纷繁,世事艰难,寡人离不得你啊!”
管仲气息微弱,眼神却依然清醒:“主公……臣恐时日无多矣。
臣死,国政当委鲍叔牙,其为人清正刚直……”
桓公点头:“寡人知道。”
管仲挣扎着,用尽最后力气告诫:“主公……切……切不可重用易牙、竖刁、开方三人!”
桓公不解:“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竖刁自宫以治内宫,开方弃其千乘太子之位来侍奉寡人,其爱寡人甚矣!
仲父何故疑之?”
管仲艰难地摇头,眼中满是忧虑:“人情莫爱于己子,易牙忍心烹子,其于君何有?人情莫重于己身,竖刁忍心自残,其于君何亲?人情莫亲于父母故国,开方弃千乘之嗣,亲死不奔丧,其于君何真?此三人皆忍情悖理以求宠,绝非真心!
主公若近之,必乱国政!”
齐桓公面露犹豫,最终还是应道:“仲父之言,寡人记下了……”
然而,管仲深邃的洞察力,终究没能完全穿透桓公晚年对舒适与奉承的渴望。
管仲病逝,巨星陨落。
齐桓公如失臂膀,悲痛万分。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短时间内,齐国依靠管仲留下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如鲍叔牙等人),依然维持着霸业余晖。
但失去管仲的制约,齐桓公开始变得骄矜、享乐。
他忘记了管仲临终的逆耳忠言,重新起用并宠信了那三个“爱他胜过一切”
的佞臣:易牙、竖刁、开方。
他们投其所好,把持宫闱,隔绝内外。
一次,桓公想吃点特别的,感叹道:“珍馐美味皆尝遍,唯未尝人肉之味。”
本是随口一说,易牙竟回家把自己年幼的儿子杀了,烹成羹汤献给桓公!
桓公得知后,虽一时不适,却被易牙“爱己至此”
的举动感动,更加宠信。
竖刁、开方等人也竭力排挤忠良,鲍叔牙等正直大臣忧愤而死或被边缘化。
齐国朝政日益昏暗。
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病重。
奸佞们立即封锁宫门,假传君命,将桓公幽禁于深宫之中。
一代雄主,竟被活活饿死!
更可悲的是,桓公尸骨未寒,他宠爱的儿子们——公子无亏、公子昭(太子,但被废)、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在易牙、竖刁等人的挑唆和支持下,立刻展开了血腥的夺位大战!
齐国陷入空前内乱,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无人收殓,尸虫都爬出了窗外!
曾经威震华夏的霸主,落得如此凄凉下场。
最终,公子昭在宋襄公帮助下回国即位(齐孝公),但齐国国力大损,霸业如流星般骤然坠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齐桓公晚年被甜言蜜语蒙蔽,亲小人而远贤臣,终致身死国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