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拒谏的阴影(2 / 4)

加入书签

杜伯的子侄辈),眼中闪烁着难以压抑的悲愤,将这一幕深深烙印在心底。

成功的光环最容易蒙蔽双眼。

当听不进逆耳忠言,沉醉于过往辉煌时,往往是走向深渊的开始。

尊重经验,警惕奉承,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关键。

血泪征途-南师北调的哀歌(公元前797年,隆冬,南国至千亩途中)

:强制征调“南国之师”

北上,激起强烈不满与反抗,军心不稳

宣王的诏令,如同冰雹般砸向温暖湿润的江汉流域(南国诸侯领地)。

此时已是隆冬,南国虽无北地酷寒,但寒意也已浸透骨髓。

“又要打仗?!

还是去几千里外的北边打?”

“天杀的!

去年才从淮夷那边回来,还没喘口气!”

“家里的田谁来种?今年的赋税刚交完,哪有余粮供我们路上吃?”

“听说是去打姜戎?那鬼地方,冬天冻死人!

我们南方的兵,穿着单衣怎么去?”

“凭什么总让我们南国的人去送死?!”

压抑的怒火和绝望的哀嚎在各诸侯国的村落、军营中爆。

这些“南国之师”

的士兵,大多是农夫子弟。

他们刚从淮夷前线回来不久,身上的伤口尚未痊愈,家中的田地亟待照料。

沉重的赋税和连年的征战,早已榨干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和对王室的忠诚。

楚地(江汉流域诸侯国代表)的军营外,一群被强征入伍的士兵围住了前来宣读王命的王室使者。

一位头花白的老兵,颤抖着手捧着冰冷的征兵竹简,老泪纵横:

“使者大人!

您行行好,跟大王说说吧!

看看我这把老骨头!

看看我儿子(指着旁边一个瘦弱的青年),他才十六,上次在淮夷差点丢了命!

我们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没多久啊!

家里就靠我们爷俩……这冰天雪地往北走,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

他噗通一声跪在冰冷的泥地里。

旁边的青年士兵双眼赤红,猛地将手中的木矛狠狠摔在地上,出一声闷响:“送死?我看是去喂狼!

我们为大王流过血!

可得到了什么?家里的田都快被贵人们占光了!

不去!

死也不去!”

士兵们的情绪如同即将喷的火山。

恐惧、愤怒、绝望交织在一起。

强制征集的过程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许多地方的征兵官不得不依靠镇压和屠杀来维持秩序,强行将哭嚎的农夫子弟拖走,留下身后一片凄凉的哭声和咒骂。

长长的队伍在凛冽的寒风中,像一条痛苦蠕动的长蛇,蜿蜒向北。

士兵们衣衫单薄(南国士兵缺乏御寒冬衣),脚上的草鞋很快就被冰雪浸透、磨烂。

粮食供应严重不足,饥饿和严寒如影随形。

沿途倒毙的士兵尸体,成了乌鸦和野狼的盛宴。

怨气在沉默的行军中疯狂滋长。

“呸!

什么天子!

我看就是个吸血的魔王!”

半夜篝火旁,一个士兵狠狠啐了一口。

“小声点!

不要命了!”

“怕什么?这鬼样子,到了战场也是死!

听说北方比这冷十倍!”

“我恨死镐京那个老头了……还有那些只会拍马屁的狗官!”

另一个士兵咬牙切齿,摩挲着腰间简陋的短刀。

军心,如同这寒冬的冰雪,冰冷刺骨,濒临崩溃。

他们不是去保家卫国的战士,而是被驱赶向屠宰场的羔羊。

对姜戎的仇恨?远不如他们对无情征调他们的周天子的恨意深!

这场战争尚未开始,失败的种子早已在漫漫征途中播下,只待一个引爆点。

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顾民众疾苦,滥用民力,透支信任,最终必将遭到反噬。

尊重生命,体恤民情,是维系任何力量的基石。

千亩泣血-王旗的陨落(公元前797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