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鸣条之战-夏鼎迁商(1 / 5)
鸣条之战-夏鼎迁商
桑林那场惊天动地的甘霖,不仅浇透了中原干裂的大地,更如沸腾的熔岩,注入了无数濒死绝望的人心。
雨水带来的生机是短暂的,紧随其后的是商部落井然的秩序、有效的救灾与公平的粮食分配,如同一股强大而温暖的引力,将四面八方流离失所、饱受夏桀暴政之苦的部落和小国,牢牢吸附到了商丘的周围。
商汤的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个部落领的称谓,它成了“希望”
与“仁德”
的代名词,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口口相传,如星火燎原。
“愿追随商汤”
的低语,在田间地头、在破败的村落、在逃亡的人群中,汇成了改天换地的惊涛骇浪。
商丘:砺兵秣马,人心所向
商丘,这座因桑林祈雨而声望达到顶点的城邑,如今成了“反夏”
力量的心脏。
夯土城墙加高加厚,日夜有精悍的武士巡逻。
城内的工坊区,炉火日夜不息,叮当作响,空气中弥漫着青铜熔炼特有的金属气息。
匠人们挥汗如雨,在伊尹亲自督导下,打造着远比夏军普遍使用的石斧、木矛更为致命的武器——锋利的青铜戈头(用于砍啄)、闪烁着寒光的青铜矛尖、造型规整、可用于破甲的重箭镞。
更有匠人在组装一种新式的战车:单辕、双轮,关键部位用青铜加固,车轮包裹皮革增加耐磨性,车上可载三名武士——一名驭手,一名持戈矛或弓箭的战士,还有一名持盾牌的护卫。
这是克制夏军步兵方阵的潜在利器。
练兵场上,杀声震天。
仲虺,这位性情如火、勇猛如虎的将军,正操练着来自不同部落、穿着各异但眼神同样锐利的联军士兵。
“列队!
快!
松散得像群羊,夏桀的狗腿子一刀就能把你们全砍了!”
仲虺声如洪钟,骑着马在阵前疾驰,“记住!
你们不是为了一口饭来卖命的!
你们身后,是等着你们打出一个太平世道的爹娘妻儿!
是那些被夏桀酷刑折磨死的冤魂!
想想你们饿死的崽子!
想想被抢走的粮食!”
他的话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士兵的心上。
一个来自韦国、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死死攥紧了手中的木棍(作为训练用的戈柄),眼中燃烧着刻骨的仇恨:“将军,我憋了十年了!
就等这一天,砍下夏桀的狗头祭我爹娘!”
“好!”
仲虺猛拍马鞍,“要的就是这股恨!
但要听令行事!
看旗号!
闻鼓进!
听金退!
乱冲乱撞,那是送死!
商军的车阵,就是你们的移动壁垒!
盾牌,就是你们活命的保障!
练!”
士兵们更加拼命地演练着合击、掩护、车步协同。
他们知道,商汤领给他们吃饱穿暖(相对而言),放精良武器,不是为了让他们去送死,而是要带他们去讨回一个公道,砸碎那个吃人的王朝!
与此同时,在部落议事大厅内,气氛却如即将凝固的青铜熔液,凝重而炽热。
汤端坐主位,沉稳依旧,但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伊尹、仲虺以及来自归附部落的酋长、重要氏族领们环坐四周。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临的紧张与兴奋。
“时机到了,领!”
韦国的酋长率先开口,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夏桀那昏君,被昆吾、顾国那几个马屁精哄着,带着他那帮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宠妃和谄臣,跑到他那个新修的‘倾宫’——瑶台享乐去了!
征调的民夫还在累死累活地给他运粮运酒!
都城西亳(今偃师二里头遗址附近)空虚,守备松懈,人心惶惶!
这正是天赐良机!
联军士气如虹,兵锋正锐!”
仲虺猛地站起来,青铜甲片铿锵作响:“领!
各部联军已集结完毕,甲胄已齐,戈矛已利,战车已备!
勇士们胸中的怒火,已经能把瑶台烧成灰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