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鸣条之战-夏鼎迁商(2 / 5)
只等您一声号令,我们即刻拔营西进,直捣西亳,活捉夏桀!”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灼热的火炬,聚焦在汤的身上。
汤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着一张粗糙兽皮地图的木架前。
他的手指划过代表商丘的标记,坚定地向西移动,停在一个用朱砂标记的位置——鸣条之野。
“诸位,”
汤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夏桀无道,非一日之寒。
他的罪孽,罄竹难书!
为琼台瑶池,耗尽民力,尸骨填壑!
酒池肉林,昼夜宣淫,秽乱朝纲!
炮烙之刑,残害忠良,堵塞言路!
宠信奸佞(妹喜等),疏远贤臣(关龙逄等),国事糜烂!
横征暴敛,抢夺民食,致饿殍遍野!
不敬上天,荒废祭祀,致天降大旱!
涂炭生灵,人神共愤!”
汤每说一条罪状,声音就提高一分,怒火如同实质的火焰在厅内燃烧。
在座的酋长领们,个个咬牙切齿,眼中含泪,这些罪行,哪一条不是他们亲身经历、血泪斑斑的苦难?
“天下苦夏久矣!”
汤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视众人,“民谣唱得好:‘是日何时丧?予及汝皆亡!
’(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我情愿和你同归于尽!
)夏桀自比太阳,可这太阳,早已是毒日!
它烤焦了大地,吸干了民脂民膏!
我商族奉天承命,非为私利,乃为吊民伐罪!
为天下苍生,铲除这暴虐毒日!”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宣告天命:
“今,我子履,顺天应人,誓师伐桀!
大军明日开拔,兵锋直指——鸣条!”
“伐桀!
伐桀!
伐桀!”
大厅内,瞬间爆出惊天动地的怒吼!
复仇的火焰与对新生的渴望,在这一刻彻底点燃!
鸣条鏖战:青铜怒涛,天命昭昭
数日后,联军浩荡西进。
旌旗蔽日,戈矛如林,车轮滚滚,卷起漫天征尘。
沿途不断有小股夏军试图阻拦,或是一些忠于夏桀的封国军队,但在士气如虹、装备精良、战术明确的商军联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迅被击溃瓦解。
联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夏王朝的核心区域——伊洛平原。
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附近),一片开阔的、略有些起伏的古老战场。
这里,将成为决定中原命运的血色舞台。
夏桀终于从瑶台的醉生梦死中被惊醒了!
他暴跳如雷,一边仓促集结都城守军和他最后的嫡系力量(主要是昆吾、顾等国拼凑的部队),一边命人将象征王权的九鼎从宗庙中匆匆抬出,仿佛这九个沉重的青铜巨物能给他带来一丝虚无的安全感。
他带着惊惶的妃嫔(包括妹喜)和谄臣,在号称“精锐”
的部队护卫下,如同丧家之犬,一路向东撤退,妄图在鸣条凭借地利阻击商军,保住他摇摇欲坠的王座。
两军终于在鸣条相遇。
夏桀的军队人数并不少,勉强列开了阵势。
然而,这支军队士气低落。
许多士兵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手中的武器陈旧不堪——锈迹斑斑的青铜矛头、磨损严重的石斧、甚至削尖的木棍。
他们大多是被强征来的农夫,眼神麻木,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和茫然。
夏桀本人乘坐着华贵的战车,位于阵后高处,脸上强装镇定,眼神却游移不定,不时焦躁地回头张望装载九鼎和妃嫔的车队方向。
他身边簇拥着昆吾、顾国的酋长,面色同样紧张白。
反观商军联军。
汤位于中军战车之上,身披青铜胸甲,手持象征指挥权的青铜钺,神色沉毅如山。
伊尹在他身侧,目光深邃,观察着战场风云。
仲虺统领精锐车兵和步兵方阵,位于前锋。
商军的阵列异常严整:第一线是数十辆排列有序、青铜部件在阴沉天色下闪着幽光的战车,如同钢铁刺猬;战车之后,是手持崭新青铜戈、矛、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