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禹的足迹定鼎九州(3 / 5)

加入书签

形状。

“九个大鼎?”

皋陶眉头紧锁,“领,这……太难了!

这么大的青铜器,闻所未闻!

所需的铜、锡、铅,还有燃料,还有工匠……简直是……”

伯益却眼睛亮,他是测量和地理专家,立刻明白了禹的意图:“领是想以九州之金,铸九州之鼎?将每个州的山川地形、奇异特产、贡赋种类,都铸刻其上?”

“对!”

禹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心的光芒,“不仅仅是个摆设!

一鼎一州!

让它成为九州的象征!

成为王权的象征!

成为天下共遵规矩的见证!

看到它,就要想起涂山之盟!

想起自己属于哪片山河,该尽什么义务,守什么规矩!

这鼎,就是永不崩毁的‘版筑’!

把九州的魂,都给它夯进去!”

铸鼎的地点,选在了荆山之下,一条水质清冽的大河边。

这里靠近铜矿产区,也方便运输其他州的贡金。

消息传出,九州震动!

一场前所未有的“献金”

开始了!

通往荆山的道路上,络绎不绝的运输队伍形成奇观。

来自扬州的队伍,献上了泛着赤红色光芒的“吉金”

(优质铜料),还带来了当地特有的巨鳄鳞片和奇异的羽毛。

青州献上的铜料里,掺着海边特有的美丽贝壳碎片。

梁州(巴蜀一带)的队伍跋山涉水,运来的铜料中带着一种奇异的银色光泽(可能伴生有银或特殊合金),还附上了色彩绚丽、质地坚韧的蜀锦。

雍州(西北)的铜料质朴厚重,夹杂着取自陇山深处的黑色燧石。

豫州(中原腹地)的贡金最为纯粹厚重,代表着中心的力量。

各州的贡品不仅仅是金属。

随行的官员还要向伯益详细描述本州最重要的山川走向、标志性的地标、特有的奇珍异兽以及主要的物产。

伯益和他的助手们昼夜不停地记录、整理、绘制草图。

他们要确保雕刻在鼎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种奇物,都真实无误,代表着一方水土的精魂!

荆山脚下,巨大的铸鼎工坊拔地而起。

火光日夜不息,映红了半边天空。

来自九州最顶尖的冶铸工匠被集中到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神圣的使命感。

巨大的黏土熔炉如同匍匐的巨兽,炉膛内的火焰温度惊人,出沉闷的轰鸣。

匠人们大声呼喝着号子,用巨大的牛皮风囊(古代鼓风机)向炉内鼓入强劲的气流,火焰由红转黄,最后变成了令人心悸的白炽色!

“加料!

荆山之铜!”

炉头匠师洪钟般的嗓子吼道。

成筐成筐混合好的矿石被投入熔炉。

赤红的铜汁在炉底翻滚,如同咆哮的地下熔岩,缓缓汇聚。

惊人的热量让方圆数十丈内无人敢近身,空气都因高温而扭曲。

汗水不等流下就被烤干,工人们裸露的皮肤被炙烤得通红。

“起炉——!”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号令!

巨大的坩埚被粗壮的青铜钩链吊起,缓缓移出熔炉。

里面的铜汁不再是赤红,而是耀眼夺目的金白色,散着太阳核心般的光和热,黏稠如同流动的岩浆!

那光芒照亮了每一个仰望的脸庞,映出了他们眼中的震撼与狂热!

巨型陶范早已在地下工棚里准备就绪——那是用最细腻的黏土分层夯筑(又是版筑法!

)、精心雕刻了九州图纹的模具,分成内外两层。

模具内壁阴刻着伯益团队绘制的九州图案,精细无比。

“浇铸——!”

炉头匠师的声音带着破音的嘶吼!

滚烫的金白色洪流,如同九天银河倾泻,带着融化一切的气势,从坩埚口奔腾咆哮着,注入巨大的陶范预留的浇铸口中!

“嗤——啦——!”

白汽冲天而起!

灼热的气浪翻滚开来!

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如此反复九次!

每一次浇铸,都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