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禹的足迹定鼎九州(1 / 5)
大禹的足迹:定鼎九州
洪水退去的第三年,阳光终于不再是稀罕物。
黄河温顺地躺在宽阔了许多的河道里,浑浊褪去,显出温润的青色。
淤积的泥沙在两岸铺展,不再是吞噬生命的沼泽,而是厚厚的、油汪汪的黑土。
嫩绿的草芽顶破湿泥,星星点点,蔓延开去,很快就连成了无边无际的绒毯。
沉寂多年的鸟鸣也回来了,在重新抽枝吐绿的树林间婉转跳跃。
禹拄着他那根已被磨得光滑油亮的木拐,久久地站在一片新生的沃野边缘。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不再是潮湿的腐味和滔天的水汽,而是泥土苏醒的芬芳、草木的清香,还有……希望的味道。
远处,星星点点散落着简陋但结实的房屋,炊烟袅袅升起。
田埂边,有农人弯着腰,用削尖的木棒在松软的黑土里戳出小坑,小心翼翼地将珍贵的种子埋下。
风中传来孩童隐约的嬉闹声。
皋陶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释然:“领,看呐,大地……活过来了。”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禹没回头,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平线,那里是连绵的群山,曾是滔天洪水隔绝的屏障。
“是啊,活过来了。”
他缓缓道,声音低沉却蕴含着力量,“但这片土地,再也不能回到洪水前的老样子了。”
皋陶不解:“洪水退了,家园重建了,不是就该回到从前……”
“回到从前?”
禹猛地转过身,他那条在治水中落下残疾的腿支撑着身体,显得格外沉重,但眼神却锐利如刀,“回到从前那种各自为政,一个山头一个王,洪水一来各自逃命,甚至为了抢高地互相争斗厮杀的从前?”
他指着脚下这片无主的、肥得流油的黑土地,“看看这片地!
这次洪水退得太快,这滩涂沃壤,是谁先占了就是谁的?东边的有扈氏会不会眼红西边涂山氏占的地?北边的防风氏会不会抱怨南边的土地更肥沃?为了争这些‘无主之地’,猜猜会生什么?”
皋陶倒吸一口凉气,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部落间即将燃起的战火。
这次治水,几十个部落前所未有地团结在禹的号令下。
可洪水一退,那根曾经将他们捆绑在一起求生的绳索,似乎正在悄然松动。
禹将拐杖重重插进松软的泥土里:“这天下,需要一个规矩!
需要一个所有人都认的‘理’!
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这地,怎么分!
这水,以后怎么管!
这纷争,谁来断!
否则,人祸,会比刚过去的洪水更可怕!”
第一章:涂山之会
消息如同春风,吹遍了刚刚复苏的九州大地。
治水英雄禹,将在涂山召集天下诸侯(部落领)!
涂山,这座禹曾在此娶妻、又在此化解过砂层危机的山丘,成了焦点。
山脚下那片曾被洪水浸泡、如今长满新草的广阔滩地,被选定为会盟之所。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来自四面八方的工匠汇聚于此,伐木平地。
禹亲自盯着场地的布置。
场地中央,是一块巨大的、天然平坦的岩石,被精心打磨过,作为主台。
主台对面,则规划出一片片区域。
“伯益,”
禹唤过负责地理和测量的助手,“划分诸侯席位,依‘脉络图’上的九州之界!”
伯益展开那张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巨大兽皮山川脉络图,图上清晰地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勾勒出了禹划分的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领,这……”
伯益有些迟疑,“按地域划分座次?有些领的领地,可能跨越两个州……”
“就按这个来!”
禹斩钉截铁,手指点在地图上,“让他们坐在这里看清楚,自己脚踏的土地属于哪一方水土,头上顶着的是哪一片星辰!
以后,施政、纳贡、协防,就依此为准!”
他要打破部落血缘的壁垒,用地理疆域的概念,将天下重新拼接!
会盟之期转眼即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