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房子的公共生活(4 / 5)

加入书签

老鼋,象征着滔天的洪水。

“最后……水退了……老鼋……也变成了山……”

她在老鼋形状上加了几笔,变成了山的轮廓。

“活下来的人……活下来了……因为他们……抱在一起……”

炭条最后在那些代表人的小点周围,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婆婆,”

陶豆看着那个象征“抱团”

的大圈,又抬头望向屋子中心。

那里,领石夯正将烤好的新肉分给一个刚刚挤进来的饥肠辘辘的年轻人。

火光跳跃,映照着每个人脸上满足或期待的神情,笑语欢声充满了整个空间。

陶豆心中豁然开朗,指着石夯的方向大声说:“就像现在这样!

大家挤在这大房子里,分着肉,喝着粥,‘抱在一起’,对不对?”

鹿角婆布满皱纹的脸上,慢慢绽开一个近乎虚无的微笑。

她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拍了拍陶豆的头顶,动作迟缓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疲惫与淡然。

她没有再画,也没有再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洪水猛兽,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喉咙里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嗯……抱团……火才旺……”

她的声音低弱下去,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讲述故事的力气。

火光在她脸上跳动,那顶巨大的羽冠在墙上投下摇曳而威严的影子。

她不再是一个试图呼风唤雨的巫,更像一个沉入最深记忆的古井,守护着那些关乎生存与延续的、最朴素的真理——团结,共享,火种不灭。

屋外,寒风依旧在呼啸,卷起地上的雪粒狠狠砸在厚实的木门上,出沉闷的“噗噗”

声。

然而,这声音非但没有增添寒意,反而更衬出大房子内部的温暖、拥挤与生机勃勃。

鹿肉的焦香、粟粥的甜暖、人群的体热、木柴燃烧的气息、孩子们满足的咂嘴声、大人们低沉的谈笑……这一切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而安定的暖流,包裹着每一个人。

少年陶豆嚼着鹿肉,感受着那滚烫的汁水在口中蔓延,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实而温暖的归属感,如同脚下的白色石面一般,稳稳地托住了他的心房(感官描写强化氛围与归属感)。

他望着火塘中跳跃的橙色火焰,那么明亮,那么稳定,再也不会像去年祈雨仪式上的篝火那样,在绝望的期待中燃烧殆尽。

原来,最温暖、最明亮、最能驱散寒冷与恐惧的火焰,不在荒野祭坛之上,而在这座由无数双手共同建造、无数心怀共同守护的“大房子”

里!

三、启明:空间有形聚人心(关键事件:公共建筑对氏族凝聚力的强化)

雪夜过去,清晨的阳光透过大房子高处的透气孔(注:原始通风采光设计),在地面上投下几道明亮的光柱。

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族人们陆续起身,活动着筋骨,低声交谈着,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大房子里充满了清晨特有的、带着点慵懒却又生机勃勃的气息。

石夯站在大房子的门口,迎着清冽的晨风,目光扫过整个聚落。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冒出袅袅青烟。

几个半大小子正拿着木铲,嘿呦嘿呦地清理通往大房子和主要道路上的积雪。

他看到陶豆和几个少年,正围在光滑墙壁的一角,兴奋地比划着什么。

石夯走过去一看,不由得莞尔。

只见那片洁白的墙壁下部,被炭条画上了好几个歪歪扭扭的图案:有简略的房子形状(很像他们的大房子),有跳跃的火焰(中间还特意画了个圈代表火塘),还有一个张牙舞爪、勉强能看出是鹿的形象(大概是某个孩子想画昨晚吃的鹿肉?)。

虽然稚拙,却充满了童趣和活力。

“领!

你看我们画得像不像?”

陶豆看到石夯,兴奋地指着墙壁。

“像!

真像!”

石夯笑着点头,他粗糙的手指抚过那些稚嫩的炭痕,又划过墙壁坚硬光滑的表面,“这墙好啊,又干净又结实,连娃娃们都能在上面留个念想。”

“岂止是念想?”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