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4)
里,摸索了几下却不得要领,反而扯到了几根丝。
“嘶…”
她轻呼一声,微微蹙起秀气的眉毛。
“石头哥,你磨的簪子…扎着我头了。”
她下意识地嗔怪道,语气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娇憨。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石头哥”
?这称呼怎么就这么顺口地溜出来了?
下一刻,两人看着对方愣怔的表情,不约而同地“噗嗤”
笑出声来。
那层横亘在初次见面男女之间的坚冰,仿佛在这笑声和那小小的“嗔怪”
中,悄然融化了。
篝火的光芒映照着两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也映照着两个部落即将交融的未来。
四、生命的回响:新生之力(关键事件:族外婚后代显现优势)
时间如同交汇的溪水,奔流不息。
三年后的春天,又是一个暖风拂面的日子。
桑泉部落旁的溪水边,景象大不相同了。
几个两三岁的孩童正赤着脚在浅滩上追逐玩闹,溅起晶莹的水花。
他们的笑声如同清脆的银铃,充满了勃勃生机。
其中一个特别显眼的小男孩,像只精力充沛的小鹿崽,跑得最快,跳得最高,动作灵活协调。
他有着柏枝挺直的鼻梁和轮廓,眉眼间却继承了晨露的秀气与灵动。
这是柏枝和晨露的儿子,名叫“小鹿”
。
不远处,已经升任祖母的鹿角(柏枝的母亲)和抱着新生女儿的儿媳晨露坐在一起,看着溪边嬉戏的孩子。
晨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女婴,柔声哼着鹿鸣部落的摇篮曲。
“娘,您看小鹿,跑起来跟他爹当年一个样,不,比他爹还皮实!”
晨露笑着说,语气里满是自豪。
鹿角慈爱地点点头:“是啊,这孩子从小就没怎么生过病,吃得香睡得沉。
还记得小石芽吗?跟他差不多大的时候,就没这么精神头。”
提起那个夭折的孩子,鹿角眼中掠过一丝痛惜,很快又被眼前鲜活的生命抚慰,“多亏了婆婆和云母领那个决定啊。”
桑榆婆婆也坐在溪边一块平坦的大石上,手里摩挲着一个刚刚烧制好的陶罐。
这个陶罐形制古朴,但罐身上用赭石颜料描绘的图案却有了崭新的意味:不再是单一的桑叶或云纹,而是巧妙地融合了两岸的元素——一边是桑泉的桑树枝叶,另一边是鹿鸣的鹿角轮廓,中间由一道蜿蜒的溪流相连!
这是“巧手”
的女儿“穗穗”
的新作品,灵感就源自这场改变部落命运的联姻。
温暖的春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拂过桑榆婆婆满是皱纹的脸颊。
她看着溪边那活力四射的混血孩童,又低头看着陶罐上象征着血脉相连的新纹样,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无比欣慰、无比睿智的笑容,轻声自语:
“老话总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田里的苗,只喝自家的水,终究会蔫巴。”
她抬起头,望向溪流对岸鹿鸣部落的方向,那里也隐约传来孩童的欢笑,“这风吹过整片森林,把不同林子里的花粉都搅和在一起,结出的果子啊,果然更香,更甜!”
阳光洒在溪水上,碎金跳跃,也映照着那些在祖先们打破的藩篱下诞生的、奔跑跳跃的小小身影。
他们,是这个古老制度变革最有力、最鲜活、充满希望的证明。
当桑榆婆婆与云母领勇敢打破那道无形的血缘之墙,当青涩的柏枝与晨露在河滩篝火旁笨拙地交换信物,古老的智慧便开启了新的篇章。
族外婚的诞生,并非冰冷的制度更迭,而是生命面对困境时迸的自救本能,是两颗种子跨越溪流寻求更广阔生机的壮举。
它告诉我们:固步自封的“纯净”
终将窒息生机,敢于拥抱差异、打破壁垒的交流,才能迎来血脉的澎湃与文明的繁盛。
如同森林需要风的穿行,生命,也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碰撞交融,奏响更强劲的乐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