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流年不利(2 / 3)

加入书签

“朕不是说你来后宫的事……”

顿了下,“过了十五散节,你搬去东宫住吧。”

“是……啊?”

朱佑樘懵了一下。

纪淑妃也不禁目光一凝,她拍了下大胖儿子,“父皇的话你没听见吗?”

“呃…是,”

朱佑樘连忙下拜,“儿臣遵旨。”

太子之位,彻底稳了!

朱见深暗暗叹息,他还是有些不满意,却也没更好选择了。

就这样吧。

再说,不是还有李青的嘛。

太子都十六岁了,再住在宫里确实不像话,他又没打算换太子。

这么多年的言传身教,并非没有成效,仁弱的儿子还是很有进步的,没必要再拖了。

“起来吧。”

朱见深道,“届时,朕会让你处理一些公文,莫要懈怠。”

“是,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朱佑樘有些激动,面庞微微红,“儿臣必竭心尽力,不让父皇失望。”

“嗯,说的好。”

朱见深颔。

纪淑妃内心激动犹胜儿子,儿子总算是熬出头了啊。

晚膳后,朱佑樘小坐一会儿,回了乾清宫偏殿。

一向不争宠的纪淑妃,头一次挽留皇帝夫君,今夜她要好生服侍……

雪夜人静好春宵,柳垂又把柳枝摇,情深带风翻红浪,白雪易融春难消……

元宵节后。

朱佑樘谨遵旨意,搬去了东宫。

群臣沸腾了。

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皇上终于让太子去东宫了,且还赋予了部分理政权。

这下,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跟太子接触,再不用为见不到太子而忧虑了。

一时间,太子东宫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说难听点儿,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搞太子党。

不过,朱见深并不在意,也没阻止,提出让太子搬去东宫时,他就料到了这种局面,且这也不算是坏事。

提前让太子接触臣子、政务,利大于弊,至于架空自己……朱见深一点也不担心。

太子没那个本事,群臣没那个胆子。

当年,太祖还让懿文太子早早监国呢,太宗那等敏感,都放心让仁宗监国,自己远征漠北打仗;他就在皇宫大内,还怕翻天不成?

真要怕,那干脆也别立太子了。

大明皇帝对太子的提防,较之唐,可以说几乎没有。

朱见深履行了承诺,真给予朱佑樘一定的理政权力,每天都有一些奏疏送去东宫。

只是……朱佑樘批复过的奏疏,都要再经他过一遍。

饶是如此,朱佑樘也很满足了,群臣亦是如此,难得见皇帝让步,他们还有什么好挑的。

一时间,朝局充满活力,百官干活都有劲儿了……

三月,

年事已高的商辂,以身体不适为由,申请告老还乡。

朱见深驳回,升任其做内阁辅。

被吊着这么多年,商辂总算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辅之位,然,他真的老了。

辅仅做了一个月,商辂再次请辞。

朱见深依旧驳回,同时,召刘健入阁,让商辂好好带,为了大明,再干两年。

商辂深感无奈,他请辞并非客套,而是真心力有不逮,奈何,皇帝不让走,他也只能咬着牙干。

朱见深是明白人,万安是铁杆马仔,可做实事……万安真不行,还得让有才干的人来。

刘健是李青推举过的人,他相信李青的眼光,且刘健资历也够。

八月,

商辂再次请辞。

乾清宫。

商辂乞怜道:“皇上,老臣已是古稀之年,实不能为君分忧了,还望皇上恩准臣落叶归根。”

这么大人了,确实干不动了……朱见深也不好再驳回,点头道:“卿之功劳,朕看在眼里,来人,赏……”

再惊才绝艳的人,也逃脱不掉时间的腐蚀,连中三元的商辂,就此退下政治舞台……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走了一个商辂,并不会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稷。

新人刘健,很快就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很受朱见深器重,且还特赐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