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富明(2 / 3)
照苦笑道:“再一个,就是心理原因了。”
“什么意思?”
李青不解。
朱厚照问:“抛开货币属性不谈,你是喜欢纸质宝钞,还是喜欢金灿灿、亮闪闪的金银?”
李青哑口。
沉吟良久,道:“可以适当行宝钞,可万不能无节制的,太祖、太宗就是因为,才导致宝钞贬值,一时爽,事后还是要朝廷自己买单,正统、景泰、连成化朝都还在还账,两百万还是有些稍多,匀一些给铜钱吧。”
“铜钱成本太高啊!”
朱厚照说。
李青笑骂:“朝廷又不缺钱,何必那般财迷,在百姓心中,还是更倾向于金属币种,你既知道这点,何以如此抠抠搜搜?”
“……那行吧。”
朱厚照点头,“回头我调整一下,一半一半成不?”
“嗯,可以。”
李青颔。
得知朝廷如此富有,李青内心喜悦非常。
仅白银这一项就高达六千万两,算上粮食,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财富,总额折成白银怕是能翻一倍。
诚然,以当今的白银购买力,远比不上洪武朝那会儿,可一样是非常庞大的财富。
这些财富可以把大明王朝抗风险能力,提升到恐怖的程度。
数字着实惊人,可细想想,这么多年的良性展,从朱棣那会儿就开始海上通商了,又没出现败家子皇帝……非常合理。
李青心情不错,说话也好听:“嗯,不错,你对经济的理解,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老朱家的人普遍不懂经济,在这方面……朱厚照称得上优秀了。
朱厚照嘴角勾起,接着清了清嗓子,道:“时代在展,皇帝也在进步嘛。”
李青一乐,心想也是,随着大明展的重心转移,皇帝自然而然会往这方面展。
“优秀就是优秀嘛,过分谦虚就不好了。”
李青呵呵笑着说。
弄得朱厚照反倒怪别扭的,悻悻道:“你还是恢复一下吧,我不习惯。”
李青:“……”
…
京师。
奉天殿。
刘瑾立于御案前一边位置,代替了站班太监,行的却不是站班太监之权。
人往那儿一站,大有天下我有的姿态。
“诸位大人,皇上旨意说的很清楚,就不用咱家再赘述了吧?”
刘瑾淡淡道,“将士在战场用命,赢了自当奖赏,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不是?”
他这副嘴脸,实在让人恼火。
杨廷和出班,淡淡道:“战报内阁已经收到,论功行赏,阵亡抚恤,远不用这么多,此事还需再议!”
“再议?”
刘瑾面露惊诧,他晃了晃手上的皇帝手书,提醒道,“杨大人,这可是皇上的旨意啊!
莫非你要抗旨?”
“本官不敢。”
杨廷和淡淡说。
“刘公公,说话可要讲证据,杨大学士只说要再议,可没说不拨银子。”
户部尚书出班,哼道:“五百万两,足足五百万!
立功的将士当然要赏,为国捐躯者更要得到抚恤,然,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如此大的花费理当慎重!”
“哼!
刘公公休要张口闭口就是抗旨。”
“便是皇帝在这儿,如此大事也不能一言而定。”
“呵呵,吓唬谁呢?”
…
“好啊,好……”
刘瑾气急笑,睥睨群臣,“皇上不在,一个两个的都藐视皇权是吧?”
群臣不语,老神在在。
刘瑾更怒,哼道:“皇上临行前,可是明言让咱家看着,真以为咱家奈何不了你们?笑话!
今儿咱家就把话撂这儿,这个钱户部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哦?”
杨廷和好奇,“如若不然呢?”
“那就是抗旨!”
刘瑾哼道,“咱家看谁敢!
?”
杨廷和嗤笑道:“你当如何?”
“杨大学士不妨试试看!”
刘瑾亦咄咄逼人。
“刘瑾,你少拿鸡毛当令箭!”
殿角处,有一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