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天翻地覆(1 / 2)
大家相互一看,都不明白诸葛大藏说的是谁。诸葛大藏微微一笑,道:“这个人就咱们的清秀都督。”
“哦,原来是清秀都督。”众人连忙又道贺一番。
诸葛大藏这时才说道:“这一战的胜利,主要是庞德受了重任,昏迷过去,他无法指挥战斗,所以才让我们乘虚而入,趁机而击之。他们这才大败。若是有庞德指挥,就算不敌,也能临时变更,绝不可陷入四面受敌之境。尤其是包围最后那两万人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突围,结果,却是群龙无首,无人指挥,才被我们包了饺子。”
众人一想,还真是,若是有人指挥,怎么也不可能被人轻易的就包了饺子,再差也只能是击溃而已。
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指挥者是多么的重要。当年尉迟叹能成为天下军事第二,绝不是侥幸,而是真真实实的打出来的。
于是众人又再一次的向清秀和诸葛大藏表示祝贺。
这一次,总的用不到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比尔歌勒近六万人的大军。虽不是以少胜多,却是德鲁比近百年后的一场大胜。也是振奋人心的一场大胜。整个德鲁比都会为这场胜利而欢欣鼓舞。
德鲁比京城,环斯达卡城。摄政王独孤鸿收到了清秀他们的仙鹤传书。
独孤鸿是真心的笑了,他对首辅公孙长之笑道:“首辅啊,你看,太尉在边境与比尔歌勒的庞德打了一仗。”
“啊?胜负怎么样?太尉他们怎么样了?有没有伤亡?不,伤亡重不重?”公孙长之有些紧张,毕竟对方可是号称军事第三的庞德。以前德鲁比还有一个尉迟叹,这个天下第二,可是庞德的克星。但是尉迟死了后,就没人是他对手了。前几天还来德鲁比大搞破坏,甚至还把日呼拉尔帝国的二十万大军全部俘虏了,并拉回去作了人肉大餐。所以公孙长之一听,便有些紧张。
一边的御史东方正我也是觉得不甚妙。连忙问道:“战况如何?伤亡多大?”
虽然明明看见独孤鸿笑得那么的开心,但是他们的心里却一点也不敢开心。
独孤鸿还是叹了口气,把文书递给首辅公孙长之,道:“死了四千八百余人,重伤三千二百人,轻伤八千三百余人。他们的伤亡是有点大,不过,他们却歼灭了敌人五万八千人。敌人共投入七万兵力,却只有万余人逃了回去。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文书还在公孙长之手上,东方正我一听,死了四千多人,还有一万多人受伤。心中一紧,但是独孤鸿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心花大放。对方七万人的大军,只有万余人逃了回去,这差不多都是全军覆没了。这样的战绩,还叫不小?那简直是大胜啊。而且,自己才战死四千多人,这战损比是多少?常言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四千对六万,这战损比低到简直跟没有一样。这就是大胜,百年难遇的大胜啊。
“摄政王阁下,这是大胜啊。”公孙长之将文书又交给了东方正我,然后说道。
“是啊,当初太尉要求调五万大军至边界听令,都是首辅坚持让黑风关守军前去。这才有了大败庞德的战果,这一切也是首辅的功劳啊。”独孤鸿笑着对公孙长之说道。
“是啊,还是首辅知人善任。当时,我都是反对的。”东方正我这时也说道。
当时正好黑风关取得大捷,赶走了日呼拉尔帝国的侵略军,同时还重创了其军队,那一战,估计十年内,日呼拉尔帝国基本派不出大军了。先前让庞德俘虏了二十万大军,现在又让西门瑞重创了其二十万大军,回去的也是十不存一。这一战,也是让日呼拉尔帝国的军事倒退三十年。
正因为有了这一战,才有了让首辅公孙长之提议让西门瑞率领全部黑风关守军和黑龙卫一万大军前去支援太尉与比尔歌勒的战争。
当时包括东方正我都是反对,理由就是若日呼拉尔帝国又派人前来,拿什么抵挡?自古边境不离强军。
但是首辅公孙长之却道:“我们现在只有京城这一支是还受国家控制,其他地区,暂时都还处于无控制,无掌握的状态。任何一处的军队,我们均无法调遣。既调不走,也调不来,甚至连传递调令,都无法及时传递。目前,除了我们京城和王室所属的军队,就只有黑风关的守军能够被我们及时支配。而京城现在这个样子,还真的没法让军队离开。所以调黑风关的守军就是必然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