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离宫前夜暗流涌,医心一片护行装(1 / 3)
深秋的风卷着枯叶,拍打在偏殿的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距离出发去楼兰还有三日,阿依慕正坐在灯下,将整理好的医书和勘探图一一装箱。桌上堆着双邦医馆送来的草药包,有金银花、青翘草,还有陈松特意配的“防风解毒散”,用防潮的油纸仔细包着,上面贴着标签,写着用法用量。
“公主,这‘探水罗盘’要不要用棉花裹起来?”阿依莎捧着铜制罗盘,小心翼翼地问,“路上颠簸,别磕坏了刻度。”
阿依慕抬头,接过罗盘仔细看了看:“用云罗的软绸布包吧,既防震又防潮,就像陈爷爷教的,药材要用陶瓮装,仪器要用软布裹,凡事都得细致。”她忽然想起什么,从箱底翻出一个小陶罐,“把这个带上,里面是李院判给的‘醒神香’,遇到迷烟就点燃,比西域的草药管用。”
阿依莎接过陶罐,看着上面刻着的连理藤花纹,忍不住道:“双邦医馆的人真好,连装香料的罐子都这么讲究。”
“他们不是讲究,是用心,”阿依慕将一本《双邦医典》放进箱角,“陈爷爷说,行医就像酿酒,得用真心当引子,才能酿出治病救人的好酒。”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阿依莎开门一看,竟是苏婉清宫里的晚晴,手里捧着一个锦盒。
“晚晴姐姐?这么晚了有事吗?”阿依莎侧身让她进来。
晚晴将锦盒放在桌上,笑着对阿依慕道:“公主,这是我家娘娘让奴婢送来的,说是路上或许用得上。”
阿依慕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套银针和几个小巧的药瓶,瓶身上贴着标签:“止痛针”“止血粉”“解蛇毒膏”。最底下还有一张纸条,是苏婉清娟秀的字迹:“西域多毒虫,此套针药可应急。遇险境时,可寻当地驿站的暗卫相助,暗号在针盒夹层。”
阿依慕心中一暖,指尖抚过冰凉的银针:“替我谢过苏贤妃娘娘,这份心意,阿依慕记下了。”
晚晴笑着点头:“娘娘说,公主此行不仅是为楼兰寻水,更是为两国结好,万事小心。”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汀兰轩那边虽然禁足了,但碧月还在外面活动,听说……买通了几个随行的驿卒,您路上饮食务必当心。”
阿依慕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点头:“多谢晚晴姐姐提醒,我会注意的。”
送走晚晴,阿依莎忍不住道:“淑妃都被禁足了,还不安分?真是太可恶了!”
“她不是不安分,是不甘心,”阿依慕将锦盒放进箱子,“李德全说过,后宫的争斗,从来不是禁足就能结束的。不过没关系,咱们有医书当盾牌,有药粉当武器,不怕她。”她拿起那包“防风解毒散”,“陈爷爷说这药能解百毒,路上的食物,咱们先用药粉试毒,安全了再吃。”
夜色渐深,偏殿的灯却亮到很晚。阿依慕对着地图,在可能有暗河的位置用红笔做标记,旁边批注着中原的勘探方法:“黑风口处,用探水罗盘测流向,再以洛阳铲取土样,见湿润黏土则有戏。”阿依莎则在一旁缝补行囊,将云罗的麻布和瑞国的棉布拼在一起,又结实又耐磨。
“公主,您说咱们能找到水吗?”阿依莎一边缝补一边问,声音里带着几分忐忑,“要是找不到,族人该多失望啊。”
阿依慕放下笔,走到窗边,望着天边的天狼星:“会找到的。陛下派来的水工都是老手,周博士的地图又标注得仔细,再加上咱们的医书和药粉,就算遇到困难,也一定能解决。”她回头对阿依莎笑了笑,“就像陈爷爷种连理藤,哪怕失败三次,第四次也能让它开花结果。”
次日清晨,阿依慕去御书房向林羽辞行。御书房内,林羽正看着西域的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都准备好了?”
“回陛下,都准备好了,”阿依慕屈膝行礼,“药材、仪器、医书都已装箱,水工也说随时可以出发。”
林羽点头,从案上拿起一枚玉佩,上面刻着龙纹:“这是朕的私印玉佩,路上若遇关卡刁难,出示此佩即可。楼兰的反对势力若敢阻拦,直接调动当地驻军,不必请示。”
阿依慕接过玉佩,触手温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陛下信任,臣女定不辱使命。”
“朕不是信你能寻到水,是信你能护住自己,”林羽看着她,目光深邃,“记住,寻水重要,你的安全更重要。若事不可为,立刻返回,朕再另做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