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o章 农桑新法传云罗少年献策显仁心(2 / 3)

加入书签

,务必把活干好。”

敖风愣住了,他没想到林羽竟如此轻易就答应了:“陛下……您真的信我?”

“朕信的不是你,是你心里的百姓。”

林羽看着他,“你是云罗人,比谁都清楚云罗需要什么。

若你愿牵头此事,朕可以任命你为云罗水利督查,代表瑞国协调此事。”

敖风的心脏猛地一跳,眼眶瞬间红了。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得到林羽的信任,更没想过能为云罗的百姓做些实事。

“臣……谢陛下!”

他深深鞠躬,声音带着哽咽。

苏婉看着这一幕,对林羽笑道:“陛下这招,可比千军万马管用。”

林羽笑着摇头:“是这孩子自己想通了。

仇恨能让人盲目,爱民之心却能让人清醒。”

消息传到后宫,兰妃正在教云罗宫女做瑞国的刺绣。

听闻敖风被任命为水利督查,她惊讶道:“陛下就这么放心让他去?不怕他借机联络旧部?”

“放心。”

苏婉正在整理给云罗学堂的课本,闻言笑道,“周博士说,这几日敖风翻的卷宗,全是农桑、水利的,连一眼军务都没看。

一个心里装着百姓的人,不会再走回头路。”

柳妃端着一盘新做的点心进来:“说的是。

我听去户部的小太监说,敖风为了算修水渠的土方量,连着两夜没睡,这种劲头,可不是装出来的。”

几人正说着,翠儿匆匆进来:“娘娘,云罗来的信使说,张奶奶他们听说要修水利,已经组织了几百个乡亲,就等开工了!”

苏婉眼中一亮:“太好了!

让信使告诉他们,瑞国的匠人三日后就到,粮食也会随后运过去。”

三日后,敖风带着瑞国的匠人和图纸,踏上了返回云罗的路。

马车驶过边境时,他掀起窗帘,望着熟悉的山峦,心中百感交集。

几个月前,他还是个一心想复仇的亡国公子,如今,却成了为两国百姓奔波的督查。

“公子,前面就是月牙河了。”

车夫提醒道。

敖风下车,走到河边。

曾经奔腾的河流,如今只剩下浅浅的水洼,河床上的淤泥干裂成块,岸边的堤坝塌了一大段,露出里面腐朽的木桩。

“就是这里了。”

他握紧手中的图纸,“从今天起,我们要让它变个样子。”

张奶奶带着乡亲们早已在岸边等候,见敖风到来,纷纷上前见礼。

李大叔扛着锄头,笑道:“公子,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下令了!”

敖风看着眼前一张张淳朴的脸,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李大叔,张奶奶,往后别叫我公子了,叫我敖风就行。

这水利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咱们大家的事。”

他指着图纸,给众人讲解修堤坝、挖水渠的法子。

匠人们也开始演示三合土的做法,石灰与沙子混合,倒入煮好的糯米汁,搅拌成粘稠的泥状,抹在石头上,竟真的异常坚固。

“这法子真神了!”

乡亲们啧啧称奇,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敖风穿梭在工地上,时而指点匠人,时而帮乡亲们抬石头,汗水浸湿了衣衫,手掌磨出了血泡,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看着堤坝一点点长高,水渠渐渐成型,他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踏实。

傍晚收工时,张奶奶给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粥:“快歇歇吧,看你累的。”

敖风接过粥,笑道:“不累。

看着这堤坝起来,比什么都舒坦。”

“傻孩子。”

张奶奶叹了口气,“你能这样,你爹娘在天有灵,也该瞑目了。”

提到爹娘,敖风的眼眶又红了。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嘱托,忽然明白,所谓的“复兴云罗”

,从来不是靠战争,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吃饱穿暖,安稳度日。

消息传回瑞国都城,林羽正在御书房批阅敖风送来的进度奏报。

奏报上详细记录了每日的工程量、用了多少粮食、乡亲们的反应,字迹虽算不上漂亮,却透着认真。

“你看,他果然没让朕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