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府中密议 城阙夜约(1 / 3)
邺城的夜,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死寂。
白日里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城墙上的血腥味顺着夜风飘进街巷,与家家户户窗缝里透出的微弱灯火交织,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网。
辛毗的府邸位于城西的僻静处,此刻正堂的烛火却亮着,摇曳的光线下,两个身影相对而坐,正是辛毗与审荣。
辛毗身着素色长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茶盏,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
白日里袁尚被射杀的惨状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那道长长的血痕,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像针一样扎得他心头紧。
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焦灼。
坐在对面的审荣比他年轻些,一身皂隶服饰,袖口还沾着些许城墙上的尘土。
他是审配的亲侄子,在城防司担任佐官,白日里刚从南门换防回来,甲胄上的血渍尚未洗净,此刻正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襟,指节泛白。
“审荣贤侄,”
辛毗打破沉默,声音压得极低,“今日城楼上的事,你也看见了。
袁尚已死,幼主袁买不过是个孩童,审配与逢纪强撑着守城,可这城,还能守多久?”
审荣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绝望覆盖:“辛大人……这还用说吗?白日里汉军攻势那般凶猛,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就连城中青壮,也都被征调没了。
若不是审叔父拿剑逼着,怕是早就有人弃城而逃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叔父总说要为袁氏尽忠,可忠到最后,难道要让审家满门陪着殉葬吗?我家中还有老母亲和幼妹,她们……她们何罪之有?”
辛毗看着他泛红的眼眶,轻轻叹了口气。
他与审家是世交,看着审荣长大,自然知道这孩子的难处。
审配性子刚直,认死理,可眼下的局面,哪里是“尽忠”
二字能应付的?
“你可知,我兄长辛评,早已在刘进帐下任职?”
辛毗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
审荣愣住了:“辛评大人……他不是在青州之战后就不知所踪了吗?怎么会……”
“他投降了汉军。”
辛毗坦然道,“半月前,他托人给我捎来一封信,说刘进善待降将,凡肯归降者,皆能保全家族,既往不咎。
他还说,邺城破城是迟早的事,让我莫要执迷不悟,白白送了性命。”
审荣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可……可我叔父他……”
“你叔父有你叔父的选择,你有你的路。”
辛毗打断他,“审荣,你是个聪明人,该知道眼下什么最重要。
是跟着审配一条道走到黑,让审家满门覆灭?还是为自己、为家人谋一条生路?”
烛火噼啪一声爆响,将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扭曲。
审荣的手指在案上反复划动,脑海中闪过母亲的白、幼妹的笑脸,又闪过白日里城墙上的尸山血海,心中天人交战。
他知道辛毗说的是实话。
邺城已是孤城,汉军围城如铁桶,审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草和援兵。
再守下去,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
可叔父待他恩重如山,他若是背叛,岂非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我……我若是降了,刘进会信我吗?”
审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为何不信?”
辛毗从怀中取出一封绢信,推到他面前,“这是我兄长的亲笔信,你看了便知。
刘进此人,虽年轻却有容人之量,只要真心归顺,他绝不会秋后算账。”
审荣颤抖着拿起绢信,借着烛光仔细阅读。
辛评在信中详述了自己归降后的境遇,说刘进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委以重任,还派人妥善安置了他的家眷。
信的末尾,辛评特意提及审荣,让他若有机会,务必审时度势,莫要辜负了家人的期盼。
看完信,审荣将绢信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白。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辛大人,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辛毗眼中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