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2 / 2)

加入书签

那他们北疆老百姓的生活,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这个魏大山,不仅能种出蔬菜,还能有这样的想法,确实了不得!

看来,明天还真得好好开个会了!

与此同时。

北疆伊城,不少农业方面的专家,看到这则报道之后,也全都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在这个年代,北疆还是有不少农业林业方面的专家的,有的负责研究沙漠防风固沙,有的负责树林培育种植研究,有的则是研究水果蔬菜还有庄稼,项目众多,而这些专家,和后世的那些公知可不同,都是有真才实学,而且比较脚踏实地。

比如对我们西瓜普及起到关键作用的西瓜奶奶吴明珠,此时正在番市那边当地委委员,再过两年,震惊世人的‘早佳8424’号西瓜,被成功培育出来。

因为该品种甜脆多汁,开始在国内迅普及。

从此之后,我国在西瓜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带科研人员的努力,后世的老百姓,才能在夏天吃到又甜又脆的西瓜,不然的话,炎炎夏日,都少了很多乐趣。

“只要有足够的水分、温度还有营养,种植出黄瓜西红柿并不难。

但实际上,想要维持这样的标准,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

不说其他,光是大棚内一个冬天所需的煤炭成本,这些蔬菜都不一定能回本啊。

这个技术难关不突破,这个大棚种植,就没有意义!”

某位农业专家看着电视机良久,方才无奈的叹息一声。

以现有的条件,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难啊。

“如何在不烧煤炭的前提下,保持塑料大棚内的温度,这……确实是个难题!”

某位生物专家看到这则报道,同样也是眉头紧锁。

但他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有理出来个思路。

民以食为天。

在这个年代,谁都知道,若是在粮食蔬菜方面能有所突破,对于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都有巨大的意义。

只是,这方面得讲科学,得求真务实,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能解决的事情。

显然,张瑜采访魏大山的这段新闻,接下来怕是要在整个北疆,甚至整个北方的专业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