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论文刷屏模式!《格物》编辑部的“秦风专栏”?(2 / 8)
家赵铁柱工程师和凝聚态理论“大拿”钱理群副教授,则分别在“基于新型常温超导谐振腔的超高品质因数滤波器在下一代星地一体化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和“‘量子围栏’磁通钉扎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及其在构建拓扑保护超导量子比特中的实验验证方案”这两个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课题上,带领着各自的小分队,进行着艰苦卓绝却又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探索。
整个“秦之队”实验室,就像一台加满了“墨子二号”牌超级燃料、拧紧了每一颗螺丝钉的星际战舰引擎,以一种令整个地球学术界都望尘莫及、甚至感到窒息的恐怖速度,疯狂地向前飞驰,不断地喷射出足以照亮人类科技文明前进道路的璀璨“尾焰”——那一篇篇凝聚着无上智慧与辛勤汗水、闪耀着颠覆性创新光芒的学术论文!
这些论文,如同接到了“集结号”的雪片一般,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地洒向了国内外各大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部。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国内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也是秦风的“老朋友”——《格物》期刊。
《格物》编辑部,主编办公室。
年过花甲、头发已然花白、但精神依旧矍铄的王明仁主编,正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据说是从武夷山母树大红袍上采下来的“特供”龙井,享受着午后难得的片刻宁静。他最近的心情,简直比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还要舒爽,因为《格物》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最新一期的JCR报告中,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直接飙升到了一个令所有国内期刊都只能仰望、甚至让《自然》、《科学》这两大国际巨头都感到一丝寒意的恐怖高度!
而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个如同开了“无限续杯”外挂的年轻天才——秦风!
自从秦风的第一篇关于“墨子一号”常温超导体的开创性论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般,在《格物》上发表并引发全球学术界大地震之后,秦风及其领导的“秦之队”,便如同打通了“论文生产的任督二脉”一般,科研成果如同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一篇接一篇地、以一种近乎“丧心病狂”的频率,向《格物》编辑部“倾泻”着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
而且,每一篇,都他娘的是石破天惊!每一篇,都他娘的是国际领先!每一篇,都他娘的足以在相关领域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让无数同行哭着喊着要“跪求合作”、“拜入秦门”!
“王主编!王主编!天……天大的喜事啊!不不不,是……是天大的‘甜蜜的负担’又来了啊!”
就在王明仁主编眯着眼睛,品味着那价值千金的茶香,畅想着《格物》期刊拳打《自然》、脚踢《科学》,一统全球学术江湖的美好未来时,办公室的门被“砰”的一声猛地撞开,一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乱得像鸟窝、但脸上却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狂喜与崩溃交织的复杂表情的年轻责任编辑,如同被一百头哈士奇追赶的兔子一般,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小刘啊,慌慌张张,成何体统?!”王明仁主编眉头微蹙,放下了手中的珍品茶杯,有些不满地说道,“没看到我正在……嗯,思考如何将我们《格物》期刊打造成‘宇宙第一刊’的宏伟蓝图吗?你这一惊一乍的,万一把我的灵感给吓跑了,你担待得起吗?”
“主编!宇宙第一刊的未来!就……就在您眼前啊!”小刘编辑激动得语无伦次,他将手中的一个平板电脑,用一种近乎于“上供圣物”的虔诚姿态,双手捧到王明仁面前,声音都因为过度兴奋而有些发颤和破音,“您……您快看!秦风教授……哦不,是秦风大神!是秦始皇……呸呸,是秦天帝!他又……他又双叒叕给我们投了……五篇稿子!是五篇啊!而且,您瞅瞅这摘要,瞅瞅这实验数据,瞅瞅这理论模型……我滴个亲娘哎!每一篇都……都他娘的是可以直接打包送去斯德哥尔摩领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甚至和平奖(如果他愿意的话)的超级重磅炸弹啊!”
“什么?!五……五篇?!”王明仁主编闻言,只觉得眼前一黑,手中的茶杯“咣当”一声掉在了名贵的地毯上,也顾不上去捡,他一把抢过平板电脑,戴上老花镜,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点开了那个熟悉的、让他又爱又恨的投稿系统后台。
只见投稿列表的最上方,赫然躺着五封来自“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秦风”的、散发着“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