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借天公一场雨,浇灭世上不臣心!(3 / 5)
,但是我军在陇右已经征发了几十万民夫、徒隶运粮。”
“在出动一路大军,陇右完全无法供应”
贫瘠的陇右可不是淮南,此地常年战乱,民生凋敝,根本没有那么多粮草供应。
平日里驻扎的魏军日子本就紧巴巴的,一遇到天灾,缺粮少草已成必然。
再加上张郃的关中军到来后,粮草直接见底。
冬小麦还被刘备给抢割了
曹操倒是想再派一路大军,可是陇右如何供应的起呢。
南阳、三辅的民夫已经征发完了。
再打,就得征调冀州、河南的民夫运粮。
以曹操的秉性,人到可以凑齐,可是到了秋收,魏国田里的庄稼将无人收,到了来年造成大饥荒,则会酝酿更可怕的动乱。
曹操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朱灵问道。
“有。”
张郃看向令居塞。
“刘升之一旦被卢水胡击败。”
“胡人和河西叛军会涌入陇右,对蜀人的侧翼造成威胁,到时候刘备也只能退回汉川。”
“自时,我陇右军趁势追击,直取汉中,覆灭巴蜀,就在此战。”
赵俨冷冷道“卢水胡绝对能做的到,二十万胡兵横扫全境,就是二十多万头猪,他刘升之也该噎死了。”
张郃谨慎道“不敢保证绝对,但我希望刘升之被活活噎死。”
“他死了,陇右对峙的局面就该彻底结束了。”
雍州、京兆郡、长安城。
长风穿过落寞的古都。
昔日汉朝的两都,如今尽数破败。
曹操站在章城门外,眺望着遥远的河西战场。
刘晔、司马懿、蒋济、董昭、程昱。
曹操后期的五大幕僚,尽数立侍在魏王身后,等候魏王的指令。
“长安的典农,今年可曾督促屯田客种地”
蒋济拱手道“回魏王,三辅的民夫征调颇多,今岁的收成可能出问题”
“嗯”
一声威严且满是威胁的目光传来。
司马懿又连忙上前道“问题不大。”
“石韬定会将粮草如数凑齐。”
留守长安的典农校尉名为石韬,自广元。
与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诸葛孔明都曾避难荆州,并为好友。
不过,出身颍川籍的石韬,赶上了曹操南征的时机,他一路向北,准备凭借着颍川士人的身份,在曹操帐下混出一番功名。
这样的操作,在官渡之战以前,或许会奏效。
因为颍川派系的话事人荀彧是曹操政权的天使投资人,也是整个政权的二把手,对于出身同郡的乡里,汉代人往往都会加以提拔,增强己方派系的力量,这在魏汉吴三个政权之中都很常见。
但是官渡之战后,颍川系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曹操代汉之心越发膨胀,捏着人事选举权的荀彧和背后颍川士人,门生故吏遍布各个州郡,实际上威胁到了曹家用人的权利。
所以,在曹家与颍川派争权的斗争中,荀彧必须死,荀攸也不能多活几年。
新一任的颍川派系的首脑钟繇,被剥夺持节关中的权柄,成为了廷尉,再后来,会慢慢成为相国、太尉、太傅,成为更加有名无实的吉祥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石韬混了一辈子,也就是个典农校尉。
司马懿把石韬的名字提前点出来,就是想将魏王霸府里的臣僚责任撇清。
凑不齐军粮,魏王请斩典农校尉,与我等无关。
曹操心术过人,一听司马懿的这番话,便明白了此战的艰难。
整个关西,实际上早就在连年的战争中被打烂了。
潼关之战后,夏侯渊带着关中军团继续南征北战,从荆州被曹操迁回来的百姓,又成了屯田奴,根本没有油水可榨。
依靠关中供给魏军根本不现实,粮秣还得从最富庶的豫州和冀州去运。
只是这样一来,魏国的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