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鲸吞胡兵百万!让他们从人类的历史中彻底消失!(5 / 6)

加入书签

看来得把郭演长也调过来,如若不然,光靠几个大老粗,不知道算到什么时候去。”

刘云修书一封,这就发往了汉中。

郭攸之和他同出于五斗米教,又是师兄弟,由他来掌管自己的后勤,刘云最为放心。

“再把费祎、蒋琬、董允也调来凉州。”

这几个蜀汉名臣,现在还是名气不大的小卡拉米,跟他关系也不错,都可以向刘备借来辅佐军务。

“行了,你们也不用算了”

“塞外羌人二十余万,五丁抽一,可得兵马4万”

“减去其中不过20岁及年过50岁以上的,可得3万。”

3万羌兵,加上北伐军现有的将近2万人马,已经拥兵5万,虽则这些人大部分没有铠甲,武器也都比较落后,但是北方的卢水胡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虽则有一部分卢水胡人采用了汉军编制,但大部分仍然都是部落民,真正打起来靠的都是双方最核心的精锐部队。

说白了,战争里填线的部队和精锐部队的作用本就是不同的。

一支非精锐的部队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充当逃跑和被砍的角色。

合格的指挥官,会将善战的士兵从填线的部队中抽调出来,组建人人奋战的精兵。

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还是汉川的精锐鬼卒,是五部飞军,是西凉铁骑。

“云禄,羌人多战马,还希望你能征集一些马匹,为我军骑兵供应。”

“另外马匹所需的草料,和盐类也需要从西海运输。”

马云禄点了点头,昨日过后,大部分女国的权贵死在了火海中。

如今她提拔亲信,担任要职,在国内的掌控力独一无二。

那些常年生活在青海湖周围的一些小种部落,也都是依靠女国为生存,只要女王一声令下,让他们拿出家中的部分存粮去对抗可怕的卢水胡人,保卫家园,他们也是愿意的。

“女国可以为北伐军所需的粮秣,但是只能一部分。”

“剩下的就得靠刘豫州供应了。”

刘云看向策籍“西平郡和金城郡也会在此战中参与后勤补给。”

“我军在本土作战,粮道可以沿着湟水顺流而下。”

“由此,就不需要过多的羌民走陆路运粮了。”

在稳定了西王母国内部的局势过后,刘云正式统帅五万大军,翻越日月山口。

来时,北伐军不过一万人马,可来到了凉州之后却越打越强,短短的半年内,从1万兵马滚到2万,如今更是滚到了5万兵马。

八种西羌各自都拥有不俗的骑兵部队,他们与汉军合流过后一路滚滚向东。

越来越多的羌人走出河湟谷地,走出崎岖的大山,不断加入北伐军的队伍。

他们和汉人一样是古羌人的后裔,曾经也为汉匈战争出过力,为维护边塞统治流过血,是汉朝民族的一部分。

在四百年的滚滚历史中,羌与汉,或战或和。

他们是被地方豪右、被关东氏族瞧不起的野蛮人。

他们生存在环境越发恶劣的河湟谷地,为了生存他们入塞,和汉人浴血拼杀过,和汉朝殊死搏斗过。

在面对关东士族的仇视和打压下,他们也和凉州汉人合作过,两个民族在汉末凉州这片苦寒的土地上最终融为一体。

汉民的体内流着羌血,羌人选择汉人为他们的领袖。

他们一起反抗那些存有地域歧视的关东士族,进行过好几次的东征,试图摧毁关东政权。

可连年的战争,给凉州、三辅的两族百姓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而如今,有一个刘氏的后人,一路北上,撇开偏见,解仇作约,愿纳天下万民为汉民。

愿将汉羌之间的战争彻底终结。

费尽半年光景,他终于成功,带着湟中义从、八种西羌、大小几十个种落的塞外羌人重新归附大汉。

羌汉同源,羌人和汉人的血液,时隔几千年,再度凝聚到一起。

这一次,来自北方的胡人,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汉民族。

而是血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