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仇作约,刘升之将成为神明。(2 / 7)
下殒命凉州,数不尽的军费被军官贪墨。
除了内斗,搞死皇帝、搞死外戚、搞死宦官,搞地域歧视,搞学阀,搞钱搞女人,把整個朝堂搅得一片黑暗以外,大部分的关东士族几乎一事无成
最后,靠着凉州本地人为代表的凉州三明平定了羌乱。
立下赫赫战功,是关西人进入朝堂唯一的希望。
结果呢,皇甫规入朝被下狱,张奂把自己的祖籍迁移到了关东弘农郡,最后还是被关东士族排挤的回了敦煌。
段颎投靠宦官集团,事败下狱,饮鸩而死。
这三人可谓是关西的英雄人物了,结果被关东士族迫害成这样。
看到他们悲惨的结局,以后,在凉州掌握军权的军官,谁还敢放弃兵权。
董卓尾大不掉,入了洛阳,干脆一把火把洛阳烧个干干净净,把天下士族的领袖袁隗满门抄斩。
李傕、郭汜把满朝公卿举刀杀戮,是一百多年来关东士族们自己造的孽,自己种的果。
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
蔓延了东汉满朝的羌人动乱,却因为董卓之乱摧毁了关东政权而消弭无形了。
羌人们找到了足以生存的领土,凉州的汉人们也没有了关东豪右的剥削。
双方不断联姻血脉融合,一样的耕种,一样的互换所需,解仇作约,和谐相处。
遇到难以抵抗的大军和战乱,汉人们便跑到羌人的部落求生存。
羌人部落遇到争斗时,也得靠汉人长者去仲裁。
这里的百姓早就融为一体了。
其实,哪有什么羌乱
民族矛盾之下,掩盖的其实是阶级矛盾罢了。
坦白来讲,桓、灵二帝在明君辈出的两汉王朝算不上富有才干的君主。
但他们为了国家,镇压羌乱,打压世家豪右,也选任过贤良的大臣治理凉州,努力过,反抗过。
换在清平之世,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名声。
但是,这是汉末,是小冰河期,是民族迁徙大浪潮,是士族盘根错节,即将发展到顶峰之时,桓、灵二帝注定了要为羌人战争负责。
想到这些,刘云望向身旁的芸芸众生。
要说羌人和汉人有什么区别吧。
也未必,大部分羌人也都是黄皮肤,棕眼睛,和汉人一样是古羌人的血脉。
他们喜欢清正廉洁的官员,憎恨贪官污吏。
喜欢平静安宁的农耕生活,讨厌战乱纷扰。
他们本就是汉王朝民族的一部分。
刘云并不像关东士大夫一样,用极端排外的眼光看待任何族群。
因为本质上,羌人和承受不了重税剥削而起义的汉朝农民没什么区别。
在汉朝崩溃后,无论是关西的豪右还是羌人都过了几十年自治的生活。
他们已经习惯了不被人压迫。
但是,曹操席卷关中后,有一个叫夏侯渊的男人拿起了屠刀,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关东士大夫对边郡生灵的傲慢。
这一刀,也重新点燃了凉州人的憎恨。
为了让凉州人认识到,刘备政权和曹操政权,乃至被关东士族掌控的东汉政权不一样。
刘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学习羌语,他已经做好了结束这场战争的准备。
“我会和诸位,解仇作约。”
“从此后,我们之间的战争永远的结束了。”
“愿意参军的将士,将作为汉军最勇敢的精锐。”
“在驱逐逆魏之后,愿意重新归附汉朝的部落,将享有肥沃的土地和汉朝军队的保护。”
“你们就是大汉的子民,我带你们入塞回家”
刘云望向一众羌民,高呼道。
“天祚大汉”
在各部豪帅的翻译下,盘踞在西海的塞外羌民们千呼万唤。
因为躲避战火,而投奔塞外羌人部落的汉民们也在山呼万岁。
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争了,他们何尝不想回家
他们太想回家了。
刘云的话,重新点燃了他们安定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