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踏波青海湖,席卷日月山,西域里还有高手!(3 / 4)

加入书签

生丹,刘云就不清楚了。

“听说这里的羌胡为争夺水土常年交锋,大小种落之间,彼此都有旧仇。”

“如何把他们聚集起来,听候汉家号令呢。”

治无戴笑道“别的我不管,唯有烧何羌,我们湟中卢水部不能忍。”

“两家一见面,就非要分个死活。”

从军的小月氏人对此也有话说。

生存在湟中地区的小月氏归义侯名为支富,此人正是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响应汉军的小月氏首领,目前是湟中义从的一名掌军胡侯。

苏则留在了金城,这支队伍就得靠支富调动。

“我也不管他们听不听令,只要敢起兵闹事,我的刀可不留情面。”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

小月氏人的衣着和语言,都已近乎汉化。

支姓,是氏的音译。

支富操着一口流利的古汉语,但也能和蛾遮塞、治无戴用别的语言沟通。

这些胡人叽里呱啦,说着刘云还不太能听懂的话,沿着木乘谷北上两万北伐军也多是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活像是一支多民族大军。

刘云现在算是明白,拿破仑带着操着十二种语言的大军打俄国,沟通起来该有多难了。

行军到了下午。

北伐军总算是及时赶到了西海郡。

马云禄快马在前,指着前方高耸的山脉,满眼欣喜道。

“升之,你看,那就是日月山”

刘云拨马而去,买过山顶,抬头四望。

一座破败的城市映入眼帘。

高耸的日月山,真如其名,山顶一片赤红,如火潮蔓延山巅。

紫色的砂岩环绕山峦,连山赤岭,叠嶂百里。

此山,并不似祁连山那般终年雪浪银涛,自有一副隔绝天外的震撼景象。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体,将游牧和农耕区切为两半。

山的东侧是阡陌良田,桑林秀木,宛如塞上江南。

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天宽地阔,牛羊成群。

无数的历史传说在此勾勒,过往的神话故事于此萌芽,风沙故道的侵蚀,湮没不了这片土地的圣洁光华。

刘云早想来了如今也终于来了。

“收复西海郡,就在当下。”

“东海、北海、南海都有了,怎么能差个西海。”

“男儿生平,极乐之事,无非是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耳。”

刘云喜不自胜,纵马快行。

他坐下的战马扬蹄狂奔,径直朝着那凋敝的城市闯去。

马云禄见刘云单骑离去,美眸波光锐利。

“哼真正极乐之事,你这榆木脑袋怕是还不知道呢。”

“升之,慢点行”

“小心胡人”

马云禄尾随而去,马蹄踏过青青草地,溅起一片泥香。

大军过了木乘谷。

树木荫翳,溪流湍激,虽是炎天暑月,此地却凉爽如秋。

刘云来到龙夷城下之时,只见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破碎城市。

由于汉代的城墙都是土仄,西北风沙侵蚀又严重,王莽时期建立的旧城早已损坏。

和帝年间虽然收复了西海郡,重新修筑了城墙,但没过几年又被汉安帝废弃了。

刘云现在看到的龙夷城,经过百年废弃,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这个城市与许多西北的郡治规模一样大。

古人重视天圆地方,城墙的长宽也是有相应的规格。

龙夷城除了西北角稍有曲折之外,基本上符合东汉郡治的城市要求。

城墙略呈正方形,每面长度在六百米左右,墙体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

城墙四面都有门,城内的府衙都是方形院落。

刘云走入城中,感受着每一寸岁月留在这个城市的痕迹。

城内到处都是刀斧刮痕,还有汉军将士的残骸和墓碑。

当年新莽政权和汉军的将士在遭到羌胡的袭击后,内外无援,大多绝望的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