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华夷之辩,进位飞将军!汉家义从,踏破凉州路!(4 / 7)
所以朝廷中始终有安抚和镇杀两种政策。
曹魏走的是段颎斩尽杀绝的老路。
蜀汉走的是张奂招揽安抚的战略。
很显然,历史上蜀汉的战略,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成果。
刘云在山巅望向将士,大声问道“诸将,自古便有华夷之辩,试问,何者为华,何者为夷”
无人能答。
刘云又说道。
“西羌,出自三苗,姜姓之本也,故,羌汉本同源,戎狄亦同亲。”
“诸羌即是中夏之苗裔。”
“春秋以居中原,服王化者为华,不服王化者为夷。夷夏之国,以是否知礼仪而分。”
“此乃古人之语,但我不这么认为。”
熟悉羌语的向导们互相转述着刘云的话。
山坡下的羌人们虽然听不太懂刘云的意思,但是能从他慷慨激昂的语气中,听出他激动地情绪。
“云以为,汉秉威信,总率万国,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凡天下之民,皆为汉臣。”
“凡万里之国,皆为汉藩。”
“往昔凉州,自称羌乱者,多杂汉人豪帅,镇压羌乱者,多是义从羌兵,如此观之,何有夷狄之名”
“韩遂、宋健可算汉人湟中义从,可算羌人”
凉州羌汉混杂,无人能说的清。
羌与汉一样,也是个文化符号。
生存在汉、藏之间的各部落,就被称为羌。
“大禹兴于西羌,后羌国世为周邦。”
“朝代陵替,自孝武皇帝后,万国归汉。只要心中向汉,人人皆是汉民,愿意为大汉守疆卫土,人人皆是汉将。”
“何来华夷之别”
马超听闻此言,心中震动,环顾四周,羌人们窃窃私语。
鬼卒们各有议论。
这等离经叛道的诠释华夷的话语,众人皆是第一次听见,有人仍然不为触动。
只是当众人把目光望向高台之上的刘云之时。
他接下来的发言,越发的将众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此去凉州,莪知晓路途艰难,不少人都会丧失锐气,意志消沉。”
“可你们想想,四百年来,戍守在这片土地上的汉家儿郎,何等艰难。他们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求富贵,只为守住西土。纵使那朝中朱门权贵,一退再退。可只要汉家旌节仍在,只要汉家气魄仍在。”
“凉州、西域都终能归于汉家”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功业,而是四百年岁月的守望,是这些人守住了中原门户,将域外的一切牛鬼蛇神挡在了凉州,如今这个担子落到了你我头上。”
刘云纵马而下,疾驰在羌兵和鬼卒的中央。
“试问,谁人生了诸羌”
羌兵们对早期创世神话不甚了解,只知战国时的源流,诸羌纷纷开口道。
“我等祖先是无弋爰剑”
刘云摇头道“爰剑以前呢”
诸羌未能知其源流,面面相觑。
刘云见羌人不知尊长,正色道
“赤帝神农氏生于姜水,古语,姜羌同字,故曰,羌人皆是炎帝后人。”
神农氏多么久远的神话。
或有羌人在老人的言传之中听过这个名号,这些人便由此对大汉产生了向心力。
“汝等可知,赤帝之子,何人也”
羌兵惶恐“我等不知”
刘云拨马面向诸羌。
羌人部落民都很迷信,以神话故事传播教化,总是比屠刀来的有效果。
“汉高祖乃赤帝之子也,汉家子孙牧守汉疆,世为长者,自当统御诸羌。”
“诸羌二百余部数百年间无尊长,漂泊域外,岂不知汉家乃本源也”
“如今汉道陵迟,汉家天子被曹贼囚禁许都。你们要眼睁睁的看着汉羌长者被人杀害吗”
少数羌人们纷纷摇头道。
“我等不愿。”
“好”
刘云振奋道。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