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鲁举孝廉,刘备举茂才,刘升之你要一日登天啊?(4 / 5)
自从身份暴露后。
他就跟坐上了顺风车一样,地位狂飙突进,水涨船高。
短短半年时间,一介乞儿。
冠上了治头大祭酒、讨魏中郎将、关内侯等等头衔。
好运应接不暇啊
刘云拱手拜谢道。
“谢过主公,谢过师君。”
刘备抚须笑道。
“近来可曾读书”
刘云诚实的回道“略读一二,不慎详解。”
“孺子可教。”刘备顿了顿,又道是“眼下,有一难题。”
“唯有升之可解,只是不知升之意向如何”
刘云深知,这应是刘备的放出的考卷,他点头道。
“君有令,臣不敢违。”
刘备看向刘云,手指轻敲案牍。
“自我军入蜀以来,蜀中货币种类繁多,豪右盗铸猖獗。”
“加之汉川之战前后,豪右抬高物价,行盐政时,盐价又大幅波动,以致先前钱币交易失衡。蜀五铢,全被弃之不用。”
“民间已开始以谷帛互市,我欲推行新币稳定三蜀,然而府库中已无铜料了。”
“无铜铁之利,便不能铸造新钱。”
“蜀中遍地杂货,货币却不通行,需要人解决。”
刘云回顾起之前,在赤里街用小钱、蜀五铢的确买不到东西。
还是用愚人金逗弄了柳家才买来蜀锦。
金银这等贵金属由于货币价值和蜀锦绑定,并没有贬值太多。
反倒是蜀中的铜铸货币已经失去信用价值了。
可是即便刘焉父子发行的蜀五铢信用破产,历史上刘巴不是也发行了直百五铢吗
仔细回想起来。
到目前为止,刘云除了在郪县审判那个县官时,听到了直百五铢这个字样以外。
整个蜀中,似乎都没有直百五铢的痕迹。
怎么回事,历史修正
还是他有些事儿没搞清
“主公为何不用直百五铢”
刘备眉头微蹙道。
“直百五铢,只在官市用,目前未曾流入民间,盖因铜料不足耳。”
难怪先前刘巴一直在南市打压富商
刘云这才想起,三国志中记载的原文是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
这句话有两层深意。
平物价,作官市。
为什么要平物价原因很简单,货物短缺,一打仗商人便会囤积奇货。
这一点,刘云在蜀中见识的很清楚了。
第二点,作官市交易,说明没有大规模流向民间。只是在官市之中,平抑物价,打压不法富商之用。
至于之后,直百五铢有没有大规模流入民间,历史资料不足,考古证据也不足。
但可以确信的是,蜀汉政权之中绝对不止流通这一种货币。
从后世挖掘的墓葬来看,蜀汉不仅存在各种样式的直百五铢,也存在传形五铢,后者被称为蜀钱。
直百五铢,如其名,以一当百。
毕竟是大额货币,无法满足所有购买需求。
平日里买些寻常用品,就得用到面额更小的传行五铢了。
之前在战时,刘焉父子时代的货币信用破产,百姓可以谷帛互换。
战争解除后,在民间恢复货币贸易,铸造民间通用的小额五铢钱,就很有必要了。
然而,铜铁之利尚掌握在豪右手中,没有铜就无法铸币。
刘备政权早期相当缺铜,以至于在历史中记载,刘备得收取民间蚊帐帐钩,拿去融了铸铜。
此事非同小可啊。
想到这里。
刘云已经明白了刘备今天把他叫到这里来的用意了。
董卓时代铸造的小钱和刘焉父子时代的蜀五铢,已经确定无法在市场上使用。
那么,发行新得蜀钱作为信用货币,以刘备政权的信誉作为担保,恢复蜀中货币流通,乃是当务之急。
若能做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