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陈楠被挖墙角?(3 / 4)
>
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几乎每天晚上刘茜茜回来腿上胳膊上满是淤青。
这种在娱乐圈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基础的。
碰到反季节的戏份,尤其是冬天,拍夏天的戏,还是下水下雨的戏才是最痛苦的。
用冯小缸的话来说“喊累,你就别当演员,去找个班上。”
“但也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吧。”
中午,一行人坐在临时搭建的棚里吃着陈楠送过来的水果罐头,相互之间聊着这些年拍戏有多苦的话题。
陈楠看着吃不下饭只喝水的冯小缸,提议道
“现在科技也上来了,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用技术实现,好莱坞那边不都是这干。”
“成本呢你考虑过没有请一个演员,找一个场地随便整一下,能花几个钱”
冯小缸放下罐头,指了指周围的沙漠,说道“就比如咱这里,场地、酒店住宿、剧组的日常开支,撑死不到两千万。”
“但你要用特效整出来,前面加个1都不一定够。”
陈楠点点头,作为投资人他当然懂这个道理。
无非就是华夏电影市场仅仅只是在亚洲,而好莱坞有整个西方市场。
张一谋一部电影保持了八年的记录到今天依然无人打破。
而诺兰随便一部过渡期的作品,就轻轻松松全球票房十一亿美金。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会一直提倡中西合作的原因,只有合作了,才有机会打进别人的市场。
接下来几天,冯小缸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总是有事没事的找陈楠聊一些华夏电影未来的话题。
一会说喜剧片已死,接下来就是主旋律登场的的日子。
对此陈楠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不是喜剧片已死,而是以京圈文化为主要核心的内容题材逐渐被市场淘汰。
同时也标志着老一辈的京圈即将迎来谢幕。
新的京圈,正式踏入舞台。
具体谁做主,就看接下来谁能掌握华夏电影未来走向了。
冯小缸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今年的大地震这部电影,还有票房前五的电影,就证明了一切。
“我准备明年成立一家影视公司,你要不要入股”
趴在阳台上看夜景的陈楠意外的回过头看向冯小缸,疑惑道
“华亿会同意”
要没记错的话,冯小缸还是华亿的大股东之一呢。
“合约到期了,而且你说没错,华亿这艘船跑不远了。”冯小缸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看透了很多东西。
如同陈楠所说,华亿大小王心思已然不再电影上。
不单单树没有根不能活,人一旦忘记自己的根本,同样走不长远。
“明年呢有什么打算”
冯小缸见陈楠对入股自己公司不感兴趣,换了个话题。
“暂时什么想法没有,等过年的时候再说吧。”陈楠笑道。
李清照的剧本就要完成,年后他就要准备物色导演了。
不出意外,明年所有的精力都准备放在这个上面。
10月18号,在摩洛哥以及周边的几大城市游玩十多天后的两人,踏上了回京都的航班。
同行的还有朱亚汶和海青。
23号就是北电周年庆的时间,按照之前学校的交代,陈楠这位负责接待主要宾客的在校生,得提前回校商量一下细节。
听说这次总局的那位张副局长也会过来。
还有年过八十的老院子谢铁黎也会到场,他也是华夏第三代导演领军人物。
张院长的意思是,到时候让陈楠陪同田状状导演一同去接待。
一個北电最有资历的导演系研究生导师,一個北电最具才华的在校生,两人去接待这位老院子。
正好秉承了北电校训那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19号晚上八点,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京都机场。
一出门,就被大批的记者围堵。
一问才知道,这些记者不是因为知道他们行程过来的,而是特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