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碧海“双漩”景×古来第三,便是当世第一(3 / 4)

加入书签

里的小锣敲得“叮叮”响,热闹得很。

在这一片烟火气里,有个卦摊格外扎眼,摊主唤作“荀半仙”。

看着三四十岁年纪,瘦得像根晒透的芦苇秆,偏生裹着一件宽大的青布袍子,风一吹,袍子鼓荡,人却纹丝不动,活像个挂在竹竿上的布口袋,倒有几分“仙风道骨”。

眼皮总是耷拉着,似睡非睡。

面前摆一破旧卦摊,一块破布上写着“铁口直断”四个大字。

字倒写的有种飘逸感。

为什么叫“半仙”?

这就要说到当今的风气了。

现在流行“两个半”的典故。

不管是做学问的、行医的,还是耍把式、算命的……只要感觉自己在某一个领域高度够了,评价同代英才,爱说只有“两个半人”。

两个半人懂清史,两个半人懂正骨,两个半人懂打仗,两个半人懂西洋画……云云。

说这话的人很骄傲,那半个人很倒霉。

被人说成半懂不懂,还不如不说。

搁在民国前,人还讲究点含蓄,不好意思把人说成“半个”,要夸自己,就说“古来第三人”。

比如,太史公司马迁,就说自己是孔子、吕不韦之后的“写史第三人”,传的是治天下之法。

古来第三,便是当世第一,如此算法。

既体面又显本事。

当然,典故流传的多了,现在是个算命的都称自己是半仙儿。

这日,荀半仙依旧耷拉着眼皮,头一点一点的,像是要睡着。

来个汉子,面色焦黄,眉头锁得能夹死苍蝇。

往摊前一蹲,闷声道:“先生,算一卦。”

荀半仙眼皮不抬,伸出三根枯枝般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这是要卦金的意思。

汉子会意,忙掏出几个铜板放下。

荀半仙这才缓缓抬眼,目光却浑浊得很,只在那汉子脸上扫了一圈,便又垂下,掐着手指,嘴里念念有词,什么“甲震乙离丙辛坤”……听得那汉子云里雾里。

忽然。

他停下掐算,幽幽叹了口气,声音轻飘飘的:“阁下这运道,啧,坎水陷足,离火焚心。近来可是谋事不顺,家宅不宁?”

汉子一惊,连连点头:“先生神算!正是正是!我前日与人合伙做批买卖,本钱全压进去了,谁知道那龟孙卷着钱跑了!家里老娘一听这事儿,急得吐了血,躺床上起不来;婆娘天天跟我吵,说我没本事,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荀半仙慢条斯理捋了捋几根稀疏的胡须:“莫急。你额间有青气,主破财,这是定数;但山根未断,气血尚足,说明还有转圜的余地。且看你面相的方位……嗯,失物应在西北,可是?”

汉子瞪大眼:“是是是!我问过客栈的人,那杀才就是往北边跑的!”

“西北属乾,金玉之所。骗你之人,非是独行,必有同伙,且与金属之物有关。”荀半仙声音飘忽,却字字砸在汉子心坎上。

“哎呀!他是做五金行当的!定是那店里伙计合谋!”汉子一拍大腿,激动起来,“先生,您说我这钱还能寻回来不?老娘还等着钱抓药呢!”

荀半仙却又阖上眼,摇摇头:“天机不可尽泄。念你一片孝心,送你八个字:逢庚则止,遇戌可寻。”

汉子听得懵懂,还想再问,荀半仙却已挥挥袍袖,示意他离去,复又变成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汉子捏着拳头,嘴里反复念叨着“逢庚则止,遇戌可寻”,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旁边卖梨糖的小贩顺子凑过来低笑:“荀半仙,又忽悠人哩?什么庚啊戌的?”

荀半仙眼皮掀开一条缝,浑浊眼底忽地闪过一丝极清亮的光,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嘴角扯出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

“庚者,更也,事之变也。戌时,日暮,狗守门。叫他别追了,后天戌时去衙门口守着,自有分晓。”

顺子一愣:“真的假的?你咋知道衙门口能等着?”

荀半仙没再答话,只是重新闭上眼,头又开始一点一点的。

就在这时,荀半仙的脑袋忽然微微一动,耳朵轻轻抖了抖,像是听到了什么远处的声音。

他睁开眼,对顺子道:“顺子,帮我看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