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所谓内炼,一言以蔽之曰,绵绵若存而已矣(3 / 4)

加入书签

太渊引陆安至槐树下石凳坐定。

他三指轻搭孩童腕间,闭目凝神。片刻后,眉头渐渐皱起。

“奇怪……“太渊喃喃自语,“脉象细弱却绵长,五脏之气充盈,不该是体弱之症。“

“对是,我诊的脉象也是如此。”陆兆根附和道,“可这孩子的身子……”

太渊心中微动,暗运望气之术。

只见陆安眉间隐现灵光,可周身气息却紊乱不堪,似有一道无形枷锁束缚着体内蓬勃的生机。

他忽然睁开双眼,右手结剑指轻点陆安眉心。孩童浑身一颤,却未挣扎,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

“道长?“陆安声音微颤。

“莫怕。“太渊语气凝重,“贫道且问你,平日可会突然晕眩?夜间是否多梦?梦中可见奇异景象?“

陆安惊讶地睁大眼睛:“道长怎知?我常梦见自己站在高山之巅,四周云海翻腾,有时还能……还能飞起来。“

太渊眼中精光大盛,突然起身绕到陆安身后,一掌轻按在他后心。一股温和的先天真气渡入,陆安顿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如沐春风。

“果然如此!“太渊收回手掌,转向陆兆根,“陆老哥,你这孙儿并非体弱多病,恰恰相反,他是天赋异禀。“

陆兆根一脸困惑,道:“天赋异禀?真人此言何意?“

“常人精气神三宝大致均衡,而安子……“太渊顿了顿,“精神力量过于强大,肉身反倒成了樊笼。就像将一江春水装入瓦罐,久而久之,水满则溢,罐体自然不堪重负。“

如此例子,民间也有流传。

不过那通常都是“形强神弱”,比如某些天生神力者,脑子就不够灵光。

陆兆根恍悟,“原来如此,我只当是先天不足来治,却不知症结在于神强形弱。”

陆安听得似懂非懂,却见太渊突然俯身,与他平视:“看着我的眼睛。“

四目相对。

陆安的目光澄澈得像山巅的积雪,映着天光,瞳孔深处,肉眼不可见之处,隐有星光流转,先天之气竟然未散。

“好一双明目!“太渊不禁赞叹,“寻常人七岁后先天之气渐散,而你年已八岁,眼中神光不灭,实属罕见。“

陆安被看得有些不安,小声问道:“道长,这……这是好事吗?“

太渊直起身子,仰天大笑:“天赐良材,岂非好事?“

陆兆根连忙问道:“真人,安子这症状,能治?”

太渊止住笑声,看向陆安手里书册,忽然问道:“你方才在看《悟真篇》,有什么心得吗?”

《悟真篇》当年是太渊将其印刷,传遍天下的。

前部分言“养命固形之术”,为内丹修炼之命功,后一部分述“达本明住之道”,为内丹修炼之性功,然而只有理论,并无关窍。

陆安挠挠头,讪笑着,一副怕说错的样子,“也没什么心得,就是感觉这律诗和歌颂挺读着挺顺口的。”

太渊神情不变,只是心下一暗。

唉,毕竟只是八岁幼童,自己期待过高了。

“可是……”

陆安眼珠子一转。

“我看我爹练功,打熬筋骨那么辛苦,可我觉得内炼养气,要是这么刻意,会不会太累了?要是内气能自己绵绵不绝,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不是更好?”

唰!

太渊眼睛亮起。

所谓内炼,一言以蔽之曰,绵绵若存而已矣。

这可是多少修者苦修多年都悟不透的真谛,现在竟被一个黄口小儿随口道出。

太渊望着他澄澈的眼眸,又想起自己一直在寻觅的道统传人标准——先天之气充足,心神力量天生强大,心性纯良。

眼前这童子,竟一一契合。

“安子,可愿拜我为师,贫道教你调和身心之法,如何?”

陆安不太懂“调和身心”是什么意思,他看向太渊,“道长,这事儿我需与爹娘商议……“

啪!

一巴掌轻轻盖在陆安肩膀。

陆兆根急道:“商议个屁!安子你还不跪下拜师!”

他急的脸都红了。

拜师太渊啊,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天大的福源!

寻常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