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美人心计 莫雪鸢(完)(2 / 4)
p> ——
“校尉,太子已经离开了。”
“到哪了?”
此时的刘钺端坐帐中,刘熙离开他并没有去送。
听到士卒的回禀,他猛地抬起了头,急忙询问。
“刚出军营不足一里。”
听到回答,刘钺便仿佛条件反射般迅速起身,在那士卒还未反应过来时,人已经冲出了营帐。
“欸,校尉......”
有力的双腿飞速交替着,耳边风声不断。
刘钺像一阵迅疾的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出了军营。
紧赶慢赶,他爬上了军营外一处低矮的山头,胸腔剧烈起伏着,不等平息,便看向了刘熙离开的方向。
那里,几辆马车正缓慢行驶着,刘钺深呼了一口气。
所幸,他赶上了。
他总是要来送送阿兄的。
目光紧紧盯着最前方的一架马车,刘钺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歉意。
刚刚自己没有当面送行,阿兄他......他可会生气?
脑中刘熙的身影与从前种种不断闪过,刘钺看着远方,眼中渐渐漫上一阵湿意。
方才,他不是故意不去送行的,他只是......只是担心自己会当着阿兄的面哭泣。
阿兄说过,长大了就不能随意哭泣,谁让他哭,便要他打回去。
他不仅不让他因为别人哭,也不想他因他而哭。
可是,刘钺想:现在是不一样的,阿兄又看不见他,他可以哭。
他仍旧看着不远处,那里,马车正离他越来越远,阿兄要离开了,他怎么可能不哭呢?
那是陪伴他走过了十几载岁月的阿兄啊!
他的前十几年人生,大半时间是阿兄陪他一同度过的,阿兄是陪伴他最久的人,他教会他很多,也一向关心疼爱包容着他。
那么些年,他们互相活成了彼此的影子,早就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一朝分离,自是百般不习惯。
想到自己刚刚竟然还催着阿兄离开,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难看至极的笑容。
他也不知自己该不该后悔。
不远处。
刘熙屈腿坐在车辙之上,手中的扇子合的紧紧的,那双总是带笑的眸子里笑意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怅然若失。
不知阿弟,能不能习惯军中的生活?刘熙想。
北境粗犷的风嚣张的从脸颊拂过,他抬起手,狠狠搓了一把脸。
今天的风似乎格外不讨喜。
刘熙思绪杂乱,忽而,似有所感般,他猛然回头,视线投向一个并不陌生的方向。
那里,是这些日子他与阿弟最喜爱的去处。
而此刻,那里正立着一抹熟悉的身影。
阿弟!
刘熙笃定的想,那人定然是阿弟。
他就说,自己都要离开了,阿弟怎么可能不来送他?
只是,看着那低矮山头孤零零的一抹人影,他颇有些无奈,这小子......
刘熙维持着同样的动作许久,许久......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座山头,他才不舍地坐了回去,同时在心中暗暗祈祷。
阿弟,希望你能早日达成理想!
——
这是刘熙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出巡。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是因为此次之后,刘熙出巡的频率明显大大提升,毫无疑问地说,他是有史以来出巡次数最多的太子。
是的,太子。
公元前160年,刘恒已过不惑之年,本欲退位,将皇位交到太子手中,可他的好大儿刘熙再三拒绝了这一提议,理由也十分正当:大汉建国至今不过三代,天下虽尽归大汉,然一些偏僻之地的百姓仍不认可大汉,他作为太子,理应广宣大汉之威,替君父收服民心。
有了这一遭,长安仿佛成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临时歇脚地。
每每出巡回到皇宫,待不了多久便会再次出巡,出巡时长不一,长则一年半载,少则月余。
当然,出巡期间,他常顺便就跑到了北境,见一见他那逐渐具备了男子气概的阿弟。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