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蕴材与寻药(1 / 3)

加入书签

当三日之后,宫芸与刘大猛神采奕奕地踏入炼器大厅时,杨云天早已开始了炼制工作。

炉火熊熊,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指尖灵光流转间,其正在感受材料之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器灵之意。

二人见状,二话不说便各自寻了位置盘坐,默契地加入了炼制行列。

他们熟练地祭出本命真火,开始对材料进行感灵与启灵这两道基础工序。

与先前在天工阁为诸位长老炼制器炉时不同,这次杨云天并未将前两道工序完全交由二人处理。

一来时间紧迫——上次有五六位长老共同协作,而眼下仅有他们三人,所需炼制的器炉数量却比之前多了数倍;二来这也是杨云天验证自己这段时日来研习本源派炼器成果的绝佳机会。

整整三个月的时光,三人几乎不眠不休地沉浸在炼器之中。

虽然这批丹炉最终仍将以灵纹烙印为主,但前期的本源蕴养对成品品质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

这正是宫芸与刘大猛甘愿放下宗门事务,亲自参与此次炼制的根本原因。

在这段密集的炼制过程中,杨云天亲手处理的材料已达三四十件之多。

虽然数量上不及宫芸与刘大猛,但其本源技艺的精湛程度,已然达到了天工阁普通长老的水准。

这般神的进步,让两位宗主惊叹不已。

他们清楚地记得,杨云天初入宗门时对本源手法还一窍不通,而反观自己研习灵纹技艺这段时间,至今也不过刚入门径。

杨云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夔”

字符文与先天器灵这两种高阶器灵的深刻感悟。

这两种方式孕育的器灵,先天就比本源手法催生的更为精妙。

有了这般高层次的体悟作为参照,再运用本源手法时,便有种高屋建瓴、水到渠成的通透感。

材料内部那若隐若现的器灵状态,在他强大的神识感知下几乎无所遁形——而这恰恰是普通本源器师最为头疼的难关。

此刻,杨云天正全神贯注地处理着一块通体莹白的寒玉。

他的神识如春风化雨般渗入玉石内部,引导着其中沉睡的灵性缓缓苏醒。

这种细腻入微的操控,已隐隐透出几分宗师气象。

自己其实确实已经到了该炼制本命法宝的关键阶段。

尤其是自从来到秦域后经历的几场恶战,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法宝的重要性——放眼望去,除了撼地宗那些纯粹靠肉身硬撼的体修外,几乎每个修士都在战斗中大量倚仗法宝之威。

若要说他是个纯粹的体修,倒有几分相似,却又不尽然。

他的肉身经过千锤百炼,确实堪比体修,一双铁拳在战斗中无往不利。

但与此同时,他又精通诸多术法:冰系的凛冽,木系的生机,还有刚刚领悟的风系术法,都在他的战斗体系中各显神通。

可若要说他是个法修,却也不太对劲。

这些术法虽然精妙,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毕竟真正的法修往往都有本命法宝加持,能够将术法的奥义挥到极致。

想到这里,杨云天自己都不禁哑然失笑——现在的他,当真是有些“不伦不类”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缺少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本命法宝。

那柄玄妙的“穴蛟匕”

虽然威力惊人,但因为尚未认主,不仅无法挥全部威能,就连驱使起来都总觉得隔了一层,远达不到如臂使指的境界。

“是时候把蕴养已久的‘万化母株’炼制成法宝了。”

杨云天暗自思忖。

这株被他精心培育多时的天材地宝,作为本命法宝的核心材料再合适不过。

事实上,这也正是他这次毫不犹豫接下炼制任务的主要原因——他迫切需要在实战中磨练本源派的炼器技艺,为即将到来的本命法宝炼制做好万全准备。

……

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

当最后一块材料在天工阁特有的本源蕴养手法下完成蜕变时,宫芸与刘大猛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脸上终于浮现出久违的轻松神色。

这半年来,三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这批材料的炼制上。

即便是结丹修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