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太平 杨子安大坏蛋(1 / 2)

加入书签

麟德殿内安静的仿佛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皇族勋贵,以及那些一直在看戏的各国使者们均是愣住。

谁也没想到这位杨家令最后执着于想要的报酬居然是这个。

不少人面色严肃起来,心里对这位仅仅只有八品下的杨家令升起一丝敬意。

刚刚还一脸畅快的众多文武百官们均是面露惭愧之色。

他们在此地庆祝元日宴会,却是忘记了还有一批为大唐征战的将士被俘在异国他乡。

李治心里沉重起来,他忍不住叹息了几声。

旁边的李贤,李旦等皇族子弟看着那道凛然的身影,有些尴尬的放下手中的酒杯。

跟这位杨家令一比,他们跟那些好逸恶劳的纨绔二代们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武皇后抚了抚太平的手背,轻声道。

“才德兼备,你这家令倒是让本宫都有些羡慕了。”

太平有些紧张道。

“母后,你可不能抢儿臣的人。”

武皇后不禁莞尔,她白了太平一眼。

“母后用女儿的人,那能叫抢吗?”

“再说,你这位杨家令可是拒绝了母后两次”

太平瘪了瘪嘴。

话是这么说,但是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不过这种情绪只持续了一会,很快,她又忽然反应过来。

自己干嘛要担心这厮会不会离开公主府?

离开了,那不是最好?

再也没有人说教自己了。

对,就是这样。

公主殿下才不会担心一个公主家令的去留呢!

太平心里忿忿,眸子却是下意识的盯着殿内的那道被无数人瞩目的挺拔身影,有些迷离。

纵然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官职,但是此刻散发的光芒,却是叫那些“宰相”

们,顶着“国公”

爵位的勋贵子弟们,也难以望其项背。

赞悉若沉默下来。

正如杨易所言,他是吐蕃权势最盛的噶尔氏嫡长子,弟弟是威震吐蕃,让大唐吃败仗的名将论钦陵。

返还这点将士,算不得什么大事。

更何况,今日之事,必然会被传播出去。

他刚刚“大言不惭”

的吹嘘要铺满一棋盘的黄金送给杨易当报酬,结果被杨易狠狠上了一课,丢了面子。

现在杨易却只是要被俘的将士,若是连这个都不答应,只怕传出去,他的名声就彻底毁了,甚至还要连累吐蕃的颜面。

在吐蕃,他虽然权势不小,但是不代表没有政治对手。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易,仿佛要将这位年轻的大唐官员印在脑海里。

“好。”

就在此时,殿外漆黑深邃的夜幕中,雄伟巍峨的宫城之外,由远及近,传来一声声钟鼓之声。

杨易微微一笑。

“新年到了。”

大唐实施宵禁,但是除夕跨年的当晚,则是没有那么严格。

纵然是深夜,长安城内纵横二十五条大街,依然是人山人海。

马车内,明黄色的锦缎将外面和马车分割成两个世界。

角落里的紫铜香炉熏香冉冉。

太平端坐在软榻之上,手中捧着一个由白色狐狸毛皮包裹着的铜制暖壶,不断传来的暖意让她的手掌始终保持温暖,她瞥了一眼旁边的杨易,轻咳一声。

“母后刚刚可是在本宫面前大为称赞你”

“称你是能够为国思量的好臣子。”

杨易轻笑道。

“天后娘娘谬赞了”

太平黑白分明的眸子好似琥珀般晶莹澄澈,瞥了杨易一眼,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似漫不经心。

“那吐蕃使臣如此嚣张气焰,故意刁难驳我大唐颜面,那些平日里夸夸其谈的大臣们却是束手无策”

“好在有你站出来,解决了那赞悉若的刁难,母后的称赞也是名副其实。”

“倒是你,最后又站出来,反过来教训了那赞悉若,当真是叫人心里痛快”

“唔,勉强算是没有丢了本宫的脸面。”

杨易微微靠后,让腰部与后面垫着的软垫靠着,笑眯眯的看着太平。

“公主殿下觉得痛快就好”

“那吐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