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风暴的余波与转向(3 / 4)
色,受制于人……”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很偏科呐,军工这门课可能考了90分,但材料、制造、信息这些基础课,可能只有60分甚至不及格。联邦已经证明了,这样的‘瘸腿巨人’,是走不远的,也是极其脆弱的。一旦外部环境恶化,比如现在的‘绞索’行动,我们的短板就会立刻暴露出来,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
“所以,”姜晨的语气变得坚定,“我认为,在北方威胁暂时缓解、为我们赢得宝贵战略机遇期的当下,我们必须进行一次深刻的战略重心调整。”
“我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一两件先进武器来‘应急’。那样治标不治本,而且对国家资源消耗巨大,不可持续。”
“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更基础的领域。要充分利用那些关于基础科学原理、先进制造工艺、材料基因工程、底层软件架构等更为根本性的知识,优先突破一批‘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和工业软件技术。”
“而且,”他加重了语气,“这些突破性的技术,不能仅仅躺在军工实验室里。必须第一时间将其应用于民用领域!用高端数控机床去生产更精密的汽车发动机、更高效的纺织机械;用先进材料去制造更安全的高速列车、更轻便的消费电子产品;用自主可控的芯片和软件,去构建我们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十年了……
姜晨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年。
他造出了‘凤凰’,造出了‘玄武’,‘昆仑’也即将成型……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上的奇迹。
但是,扪心自问,这十年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正改变了多少?
依然是凭票购物,依然是住房紧张,很多地方连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成问题。
他环视着会议室内略显沉重的气氛。
“我曾经以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武器,就能撑起国家的脊梁。但现实告诉我,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多少坚船利炮。真正的力量,根植于脚下这片土地,根植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如果基础工业薄弱,民生凋敝,那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建在流沙之上的宫殿。”
他的语气里,透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那是一个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时代洪流的人,在看清了现实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后,所产生的清醒认知。
这十年,他越来越明白,个体的力量,在时代的巨轮面前,微不足道。
他们也不可能靠着几件‘神兵利器’就一步登天。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所以,我再次强调我的建议:必须通过发展强大的民用工业,来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摊薄成本、完善整个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军民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真正独立自主、内生增长的强大工业体系!”
“先强基,再强军;以民养军,军民融合!这将是一条比单纯造航母更艰难、更漫长、也更熬人的道路,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默默耕耘。但这也是经历了这十年的摸索,经历了‘绞索’的打压之后,我唯一能看到的、能让我们真正摆脱受制于人、实现长治久安和持续崛起的道路!”
姜晨的话,掷地有声,在会议室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他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发展的思路,更是一种国家发展哲学的转变。
姜晨的发言结束后,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刘老首先打破沉默,他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同意姜晨同志的意见!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强大的基础工业,我们的航母,我们的舰队,就是无根之木!过去我们是被逼无奈,只能先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搞尖端武器。现在,北方压力减轻了,我们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补上基础工业这块短板了!”
冯振国也点头表示赞同:“姜晨同志的思路,与抓住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的大政方针,是完全契合的。以民用市场的巨大需求,来牵引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规模效应,再反哺国防建设,这是一条符合客观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他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也纷纷表示赞同。
大家都被姜晨描绘的那种军民融合、内生增长的强大工业体系所吸引。
虽然知道这条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