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一步到位(2 / 5)

加入书签

海红旗-7’,是单发导弹,备弹量至少要24枚。”另一名工程师提议道,“我建议,参考法国人的‘响尾蛇’系统,在舰艏和机库上方,各布置一座八联装的转轮式发射架。再装填虽然慢了点,但技术成熟,不容易出问题。”

“那反潜鱼雷发射管呢?还有近防炮的位置?电子战天线要放在哪里才能避免信号干扰?”

“还有,‘神盾’系统的四面大盾,重量和体积都太大了,对舰体重心的影响必须重新计算。它的冷却系统和供电系统,需要占用大量的舱室空间,我们原来的设计必须全部推倒重来。”

一个个具体而琐碎的工程问题,被不断地抛出。

潘老和他的团队,就像一群最精巧的裁缝,试图将一大堆尺寸各异、功能不同的布料,严丝合缝地缝制到一件空间有限的衣服上。他们按照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最传统、最成熟的造舰经验,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规划。

在他们的设计图中,“龙腾级”的甲板上,依然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武器站:巨大的倾斜式反舰导弹发射箱,占据了最宝贵的舰体中部空间;高高耸立的转轮式防空导弹发射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结构复杂,且存在着明显的发射死角;各种口径的火炮、天线、雷达,像刺猬的尖刺一样,遍布全舰。

整艘战舰,看起来就像一个被各种强大武器堆砌起来的、威武的“武器库”。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对于一艘“强大战舰”的全部理解和想象。

就像联邦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那样。

姜晨走进设计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看着图纸上那密密麻麻的、充满了“补丁感”的布局,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他知道,潘老和他的团队,已经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舰船设计师。他们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在追赶着世界的脚步。

但他们的眼界,终究还是被这个时代所局限了。

他们造出了一个属于未来的、强健的身体,也即将拥有了一双能洞察未来的、锐利的眼睛。

但他们,却想给这具未来的身躯,装上一颗属于过去的大脑,和一套属于昨天的、笨拙的拳脚。

姜晨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

“龙腾级”,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武器堆砌平台”。它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高效的、信息化的整体。它需要的,是一场从设计哲学根源上,就彻底颠覆过去的革命。

“潘老,刘首长,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有些想法,想向两位汇报。”

当天下午,姜晨将亲自前来视察项目进度的刘首长,和刚刚结束了设计讨论会的潘老,一起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刘首长和潘老都有些疑惑。

在他们看来,项目现在进展顺利,一切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不知道姜晨这个总是在关键时刻才出现的年轻人,又有了什么“惊人之举”。

姜晨的办公室里,没有图纸,没有文件。只有一台在当时极其罕见和金贵的、由他亲自“组装”的、拥有一个21英寸彩色显像管屏幕的图形工作站。

“小姜,你又在鼓捣什么新玩意儿?”刘首长好奇地看着那台正发出低沉风扇声的“大电视”。

“一个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龙腾’未来的小工具。”

姜晨笑了笑,他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

只见,那巨大的彩色屏幕上,一个由无数个线条构成的、极其精细逼真的三维立体模型,缓缓地浮现了出来。

正是“龙腾级”驱逐舰的模型!

这个模型,与潘老他们设计室里的任何一张二维图纸都不同。它不再是平面的线条和数字,而是一个可以360度旋转、可以任意缩放、甚至可以“剖开”来看其内部结构的、活生生的立体战舰!

“这……这是……”潘老瞬间就被屏幕上那个栩栩如生的模型吸引了。他戴上老花镜,凑到屏幕前,仿佛想伸手去触摸那虚拟的、冰冷的钢铁舰身。

“这是我用计算机做的一个三维模型。”姜晨解释道,“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设计的每一个部件,在战舰内部,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说着,他操作着鼠标,将模型的视角,切换到了俯视角度。

一个与潘老设计图上截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