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国之蛀虫(2 / 4)

加入书签

>

“好……好一个引蛇出洞!”潘老猛地一拍大腿,“但是,小姜,你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他的兴奋很快被现实的忧虑所取代:“是我们的功勋企业。王长河厂长,也是一位党性很强的老同志。我们这样派人过去,名为协助,实为审查,这让鞍钢的领导层怎么想?让那些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们怎么想?这不是在打他们的脸吗?万一查不出什么,我们怎么收场?这会严重影响我们两个单位未来的合作关系!”

潘老的顾虑,是完全现实的。

在那个讲究单位情面和论资排辈的年代,这种近乎于“微服私访”的调查方式,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巨大的矛盾。

“潘老,我理解您的担忧。”姜晨的语气变得无比诚恳,“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看不见的、掌握着超前科技的敌人。我们必须用非常的手段。这件事,我会亲自和冯首长汇报,取得他的支持。同时,我也会亲自给王厂长打电话,向他陈明利害。我相信,只要是为了国家利益,王厂长会理解我们的苦衷。”

“至于得罪人的问题,”姜晨咧嘴一笑,“如果内部,那么,我宁愿得罪整个领导层,也要把他挖出来,碾成粉末!”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彻底打动了潘老。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双眼睛里,燃烧着一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不计个人得失的决绝。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好!”潘老猛地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就按你说的办!人,你来挑!出了任何问题,我这个老家伙,陪你一起扛!”

凤凰军工厂,保卫科。

这间位于工厂最偏僻角落的、毫不起眼的办公室,实际上,是整个工厂安保体系的大脑。

而它的主宰者,就是那个看起来像个普通退休干部的科长老刘。

姜晨找到了老刘,将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没有多余的寒暄,姜晨直接将那份关于“凤凰-1型”钢材的最新复检报告,以及自己的“引蛇出洞”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刘。

老刘静静地听着,他那双总是眯着的、看起来有些浑浊的眼睛,随着姜晨的讲述,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

他没有像潘老那样,去质疑这种破坏手段的可能性。

作为一名曾经在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敌人的手段,永远只会超乎你的想象。

更重要的是,在被调来保卫科之前,他老刘,就是原来龙阳军工厂动力车间锅炉班的班长。

他亲手烧了二十多年的锅炉,从最老式的燃煤锅炉,到后来引进的重油锅炉,他闭着眼睛都能听出炉膛里火焰的颜色,用手一摸管道就知道蒸汽的压力。

对于生产流程中的那些猫腻,那些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门道,他比谁都清楚。一个参数的微小改动,一种添加剂的先后顺序,甚至加料时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出现天差地别的变化。

这也是姜晨今天之所以直接找他的原因。

姜晨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抓特务的警察,而是一个既懂保卫纪律,又懂工业生产,能从一堆看似正常的生产数据中,嗅出异常味道的老猎人。

最重要的是,老刘,自己人,信得过。

“人为工业破坏……在几千度的钢水里投毒……还要不被光谱分析发现……”老刘听完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点上了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没有惊慌,反而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这手笔,干净、利落、釜底抽薪。不是CIA那种喜欢用金钱美色砸人的粗暴风格,更像是……克格勃那帮老狐狸的手笔。精准、致命,而且充满了工业党的美感。”

“老刘,有把握吗?”姜晨问道。

“有难度,但并非无迹可寻。”老刘弹了弹烟灰,“敌人既然要‘投毒’,就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他必须能接触到最核心的生产环节,也就是炼钢炉本身。第二,他必须拥有足够高的技术权限和知识,才能知道该投什么‘毒’,以及如何投,才能不被立刻发现。”

“所以,我们的目标范围,可以大大缩小。”老刘掐灭了烟头,站起身,“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