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祝融之心在跳动(2 / 3)

加入书签

p>在主控台的显示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束原本笔直的激光,在穿过畸变模块后,其波形变得扭曲、弥散,像一幅被拙劣画匠画坏了的抽象画。

“这就是我们要挑战的敌人。”林浩看着屏幕上那扭曲的光斑,喃喃自语。

他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几个月前。那时,他们从欧洲带回了那块被刻意制造出瑕疵的“耻辱之镜”。当时,面对镜片内部那些微小的、足以让光线发生致命畸变的应力点和杂质,他们束手无策。因为传统的镜片制造工艺,是一种“被动”的工艺。它的目标,是追求一块绝对完美的、物理性质完全均匀的玻璃。一旦玻璃本身存在无法消除的瑕疵,那么无论后续的研磨和抛光技术多么高超,最终的成像质量都将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

他们就像一个试图在一张已经有了污渍的白纸上作画的画家,无论画技多么精湛,那块污渍将永远存在,成为整幅画作无法抹去的瑕疵。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姜晨提出的“主动光学补偿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一种颠覆性的“主动”哲学。它不再追求镜片本身的“绝对完美”,而是承认并接受“不完美”的存在。

它的逻辑不再是“如何制造一块完美的镜子”,而是“如何让一块不完美的镜子,表现出完美的效果”。

它就像一个拥有了“神之手”的顶级修复师。他不再试图擦掉白纸上的污渍,而是用一支更神奇的画笔,根据污渍的形状和颜色,巧妙地在其周围进行修饰和补偿,最终将那块污渍,变成了一只蝴蝶,一朵梅花,让它从一个瑕疵,变成了整个画作点睛之笔的一部分。

眼前这束畸变的光,就是那张有了“污渍”的画纸。

而“祝融之心”要做的,就是成为那支神奇的画笔,实时地、动态地、精准地,去修正这束光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的所有“不完美”。

这是一种从哲学层面上的降维打击。

它绕开了在材料学和传统工艺上与西方长达数十年的巨大差距,直接从另一个维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林浩的眼中,兴奋而又期待着。

如果这次测试能够成功,那将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思想上的伟大胜利。

它将向世界证明,龙国的科学家们,不仅能追赶,更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全新的道路。

“启动‘女娲之脑’波前探测与运算系统。”姜晨按下了第二个按钮。

安装在光路末端的一台高精度波前传感器,立刻捕捉到了这束畸变激光的所有数据,并将其以每秒数千次的频率,实时传输给“女娲之脑”的控制核心——“争气芯”。

主控电脑的屏幕上,代表着“争气芯”运算状态的数据流,开始以一种瀑布般的速度疯狂滚动。100MIPS的强大算力,在这一刻被发挥到了极致。它在瞬间就完成了对畸变波形的分析,并反向计算出了一个用于补偿的、包含4096个独立变量的复杂数学模型。

紧接着,这些补偿数据,被转化成4096个独立的电压信号,通过那数千根纤细的导线,以纳秒级的速度,发送给了“祝融之心”。

“启动‘祝融之心’动态补偿!”姜晨按下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按钮。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测试平台上那块只有方寸大小的MEMS变形镜阵列,表面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它依旧静静地悬停在那里,反射着柔和的灯光,看起来和一块普通的镜子没有任何区别。

观察室内,一些年轻的工程师脸上,开始露出了失望和紧张的神情。

“怎么没反应?”

“是不是……失败了?”

然而,林浩和王老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主控台的另一块显示屏。那块屏幕上,显示的正是经过“祝融之心”反射后的激光光斑形态。

就在“动态补偿”启动的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那个原本扭曲、弥散、丑陋不堪的光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神之手瞬间抚平。所有的畸变和像差,都在千分之一秒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能量集中的、笔直得如同尺子画出来的圆形光点!

它静静地悬浮在屏幕的中央,散发着纯净而稳定的光芒,像一颗在黑暗宇宙中冉冉升起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