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无名丰碑(2 / 3)

加入书签

p>

作为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感觉自己像是亲手将一个孩子送上了战场,却没能把他完整地带回来。

他试图回忆石磊的档案:二十一岁,来自北方一个贫瘠的山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入伍申请书上,用稚嫩却有力的字迹写着:“保家卫国,是我最大的梦想。”

冯振国闭上眼,那份档案仿佛就在眼前燃烧。

他该如何向那对还在村口翘首以盼、等待儿子捷报的父母交代?

他无法交代。

他只能将这份沉重的愧疚,化为对未来的、更加坚定的责任。

林浩所长的悲伤则更加直接。

他看着墓碑,又回头看了一眼被两名警卫庄重地捧在手中的那个金属箱子。箱子已经被清理干净,但那个弹坑却被特意保留了下来,像是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

他是一个科学家,习惯用数据和逻辑思考。

可现在,他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公式,在这块冰冷的墓碑和那个带血的弹坑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知道,他未来要研究的,早已不是一块单纯的光学玻璃,而是一个年轻战士用生命浇灌的种子。

这份重逾泰山的嘱托,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是个好兵。”

许久的沉默后,猎手终于开口了。

这个在枪林弹雨中都面不改色的钢铁硬汉,此刻的声音却沙哑、干涩,充满了压抑的痛苦。

他上前一步,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块墓碑,仿佛要将战友的音容笑貌从冰冷的石头里重新唤醒。

“行动前,我问他怕不怕。他说,‘队长,有点怕,但更兴奋。’他说他从小就想当英雄,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在船上,老徐中弹,是他第一个扑上去包扎。敌人火力最猛的时候,是他抱着弹药箱,在我们中间来回穿梭,吼着‘队长,子弹管够!’”

猎手的眼眶红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声音里的颤抖却愈发明显。

“最后那一枪……我看见了。那颗子弹是冲着箱子去的。我离得太远,什么都做不了……”他的拳头猛地攥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我看到他被老徐推开,他本来可以躲的。但是,他回头看到了那个箱子。他的眼神……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里面没有恐惧,没有犹豫,甚至没有思考。就像……就像一只老母鸡看到老鹰扑向自己的孩子,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张开翅膀。”

“他踉跄着扑过去,用自己的后心,迎上了那颗子弹。”

“我听到了两种声音。第一声是子弹钻进身体的声音,很闷。第二声是子弹头撞在箱子上的声音,很脆。”

“他没有立刻倒下,他用额头死死地顶着箱子,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才软软地滑下去。他用自己的身体,吸收了子弹绝大部分的动能。他不是在保护一块基石,在那一刻,他自己,就是那块基石。”

猎手再也说不下去了,他猛地转过身,肩膀剧烈地耸动着。

他身后的队员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无声地流着泪。

整个陵园里,只剩下风声和压抑的抽泣声。

石磊,这个名字,这个年轻的生命,通过猎手那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叙述,变得无比鲜活、无比立体。

他不再是一个档案上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有恐惧、更有无畏勇气的,真正的英雄。

悲伤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发酵,几乎要将人的意志压垮。

冯振国上前一步,他高大的身躯挡住了凛冽的山风。

他看着墓碑,又看着眼前这些悲痛的战士和科学家,知道自己必须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名机要通讯员快步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首长,沪上,姜晨同志的加密电报。”

冯振国接过那张薄薄的、却仿佛有千钧之重的电报纸。

他迅速扫了一眼。

然后清了清嗓子,声音压过了风声:“同志们,就在刚才,我收到了远在沪上长兴岛造船基地、主持‘龙腾’级项目的姜晨同志发来的电报。他无法亲临现场,但他让我转告大家,他的心,和我们在一起,和石磊同志在一起。”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目光聚焦在冯振国身上。

冯振国举起手中的电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